隨著最后一支箭射向靶心,浦東濱江金融廣場上傳出陣陣掌聲與歡呼。昨天,2025年射箭世界杯賽上海站圓滿收官。為期一周的時間里,來自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位運動員齊聚黃浦江畔,為國內外觀眾奉上了一場場精彩紛呈的射箭盛宴,而賽場內外的多元活動帶動全民參與讓多方受益,奏響上海文體商旅展融合發展的強音。
多方受益
作為國際A類賽事,射箭世界杯上海站在落戶申城的第14個賽季里,賽事規格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從預賽的源深體育中心到決賽的浦東濱江金融廣場,市民觀眾不僅看到了從美國站載譽歸來的中國射箭隊整齊亮相,看到了包攬巴黎奧運會五金的韓國隊上演新賽季首秀,也看到了奧運三冠王安山、世界紀錄保持者林顯現、荷蘭“完美先生”斯羅瑟等頂尖高手在各自項目上一展“百步穿楊”的絕技。
此番主場作戰,中國隊派出了新老結合的陣容。最終,李佳蔓、朱靜怡、黃雨薇、許智蕓組成的女隊在反曲弓團體賽中挺進決賽奪得銀牌。隨后的反曲弓混合團體賽里,李佳蔓攜手王巖為中國隊再添一枚銀牌。中國射箭隊領隊穆勇表示,進入新的奧運周期,中國隊需要發現和培養后備人才,本站世界杯隊員們的表現有驚喜也有遺憾,但不論結果如何,都是一種重要的磨煉。
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射擊射箭運動中心主任陶璐娜也強調,借助主場優勢練兵學習是中國隊參賽的重要收獲,她表示:“我們通過搭建這樣的世界級賽事平臺,可以讓隊員們在家門口與頂尖高手的對決中得到更多磨煉,助力他們向更高水平前進。”
贏得口碑
自2006年射箭世界杯首度落戶上海開始,經過十多年深耕,上海乃至中國的射箭氛圍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對此亞洲射箭聯合會名譽副主席、上海射箭協會名譽主席郭蓓深有體會:“十幾年前,射箭還是非常冷門的小眾運動,許多人不僅不了解,甚至從沒接觸過。如今的世界杯賽吸引著越來越多觀眾從全國各地‘打飛的’來滬觀看,今年的決賽門票10分鐘就賣光了。”
決賽所在的浦東濱江金融廣場化身體育競技和城市漫游的融合空間,運動員的箭羽如同導覽的指針,帶領市民游客一邊欣賞國際體育盛宴,一邊解鎖城市美食美景。今年首次推出的門票可兌換商圈消費券聯動機制,以一張小小票根串聯起文旅商體展的長長消費鏈。
專業的競賽場地、成熟的組織管理,更是收獲了多國運動員的點贊。已經多次來滬參賽的丹麥運動員馬丁感嘆:“朝氣蓬勃的志愿者、熱情好客的市民,讓我每次到上海比賽都像回家一樣,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城市。”土耳其選手雨瓦不僅在上海站贏得了自己的第一枚世界杯獎牌,賽事期間的豐富互動活動也讓她與中國文化有了一次親密接觸。獎杯與口碑交相輝映,讓射箭世界杯上海站這一品牌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出更多精彩。
走出國門
射箭世界杯上海站不僅是各國運動員拼搏角逐的競技賽場,也成了彰顯我國體育制造業實力的舞臺。賽事期間主辦方舉行了射箭裝備展,各家展位上的產品讓人眼花繚亂,現場工作人員自豪地表示:“過去我們的箭全部是進口的,但是隨著射箭世界杯接連落戶上海,國內的相關企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這幾年,中國制造的弓箭不僅品質越來越好,還跟隨各國運動員走上了世界舞臺。”
在寧波潘神展位,品牌負責人朱向勇透露,中國弓箭把生意做到國外的故事,就始于兩年前的射箭世界杯上海站,他說:“2023年我們帶了最新款的箭過來,在上海接觸到世界各地的選手,2024年意大利隊兩個運動員就全部使用潘神的箭了。”
朱向勇坦言,中國射箭品牌突圍不易,但自從在上海站簽下了第一單,中國箭矢也漸漸贏得了國際口碑:“今年的展會,各國的采購商、經銷商都跟我們面對面交流,射箭世界杯上海站不但是一個平臺,更是國內射箭器材行業的大派對。”
以射箭世界杯的舉辦為契機,進一步打通體育賽事和商業場景的邊界,不斷創造消費新場景、新供給、新活力,讓中外體育制造企業互相交流競爭,相信未來也會有更多中國箭矢成功射出國門。
原標題:《新消費 申活力 | 消費帶起來,生意做出去,射箭世界杯上海站內外兩開花》
欄目編輯:江妍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李銘珅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李元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