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很多人都確信《和平精英》一定會是騰訊的又一個大爆款,但可能很少有人能夠預測到,在6年后的今天,它依舊是游戲行業的頂流,同時還成為了游戲圈中的「梗王」。
3月底開始,《和平精英》就開啟一系列有關六周年活動的預熱。隨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這款已經陪伴玩家6年的游戲,用一系列線上與線下的活動同玩家一起迎來了六周年。
在云南西雙版納,《和平精英》的玩家、主播、職業電競選手們一起玩起了潑水節,放飛了孔明燈。
在山東濰坊,《和平精英》與第42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合作,攜手國家級非遺濰坊風箏技藝大師郭洪利,將《和平精英》中的運輸機打造成了風箏會最大立體風箏,并將666名玩家的ID一起送上天。
在網絡上,許昕為和平精英名梗大賞「精雞獎」助力;吳京首次COS演繹超體指揮官;和平數字代言人吉莉發表了6周年集合曲《破刃》......
這些覆蓋線上與線下的活動讓玩家們在這次的六周年活動中獲得了極大的認同感與參與感
,而最終呈現出的結果是,
這些與六周年相關的內容無論是官方的還是玩家二創的,都在社媒平臺迎來了爆發
,成為了今年為止游戲圈現象級的節點性內容傳播。
而這背后是《和平精英》這6年來始終如一地尊重玩家的文化,典型的就是官方經常參與到玩家間梗文化的傳播。
據了解和平團隊會持續捕捉社媒平臺上玩家的熱點,再通過合適的方式與游戲結合,去年火爆的「BR式搜房」就是其中的經典案例之一。
這種對玩家文化的尊重帶來的就是繁榮的二創內容生態,再加上不斷更新迭代用以滿足不同類型玩家的游戲內容,這或許就是《和平精英》在2025年除夕當天可以超過日活8000萬并成為長青游戲的原因。
玩家的情感認同有多重要?
對于和平精英而言,「6」是一個很特殊的數字,它的背后形成了一個屬于玩家的文化生態。
與此同時,6周年對于任何一個手游而言都是一個超長的生命周期,所以《和平精英》為這個6周年舉辦了一系列活動,與玩家們一起將和平的這個六周年做成了一個標志性的節點營銷案例。
分析這一個個活動的背后,我們會發現官方帶有很強的指向性,核心是激發玩家的認同感,從而帶動玩家的自發參與,最終在各大社媒平臺引爆。
比如4月1日愚人節當天,「六號稻草人」皮膚上線游戲。這個被玩家戲稱為可以和「雪山精英、六號樹人」桃園結義的皮膚迅速地在玩家群體當中引爆。
在B站上,各個和平UP主幾乎都出過以此惡搞的相關視頻,而游戲內還漸漸誕生了「寸草不生」、「一草不留」的現象,玩家看到草就會自動清除,防止有玩家以此埋伏。
而官方也關注到了玩家對于這個新皮膚的整活熱情并開始和玩家一起搞事,上線當天就發布了一個惡搞的「海島禿了」的報道,此后又接連魔性改編了歌曲「GO GO GO」,并真的創作了一個「雪山精英、六號樹人、六號稻草人」桃園結義的二創視頻。
官方的這種對于玩家文化的洞察和惡搞迅速點燃了玩家群體的熱情,一種「官方也搞事」的認同感由此而生。
到了4月中旬,這種認同感變得更加強烈,原因就是以「我們的梗」為主題的「精雞獎」活動開啟,如果說「稻草人」還只是游戲內的一種文化,那么「精雞獎」這個游戲外的熱梗評選,則是一次對玩家過去幾年產生的游戲文化的一次總結報告。
這6年來,無數的特種兵在和平精英一起創造了無數名梗,這些梗有些歷史悠久如「伏地魔」卻依舊保持著相當高的流行度,有些則是出現沒多久卻已經讓玩家玩得樂此不疲如「有款游戲越打越年輕」。而和平精英在6周年和許昕一起將之集合「成冊」,
以官方的視角帶著玩家們一起進行了回顧,回憶殺式地打動玩家,用「熱梗」成功引發了玩家的回憶和對這個游戲的情懷。
而也正是如此,我們看到了在各大第三方平臺上,關于「精雞獎」的內容傳播十分驚人,僅抖音一個平臺「和平精英精雞獎名梗大賞」的話題播放就達到了7.7億次,其中主播小五哥哥的一條帶有該話題的視頻點贊接近200萬,轉發超過50萬,評論超過4萬。其它在50萬點贊的視頻也有數十條。
能夠引發用戶的情懷,讓用戶真正地認同,是最好的營銷,這是一次又一次被證明過的事情,「爺青回」這個網絡熱門流行語背后就是這個概念的具象化。
自此,6周年活動已經基本輻射到了玩家群體,在玩家群體當中有了明確的記憶點。
這在過去六年當中一直是和平精英在做的事情,即和玩家們一起用梗「玩出圈」,從2019年上線時官方自黑式地玩起「20萬警告」梗就一發不可收拾。
去年,和平精英更是將梗文化玩到登峰造極,起因是姚安娜在電視劇《獵冰》中因為一個舉槍搜犯人的表演被網友戲稱為「吃雞式表演」,而廣大網友還搞事地呼吁和平簽下姚安娜作為代言人。
官方此后還真的迅速跟進,上線了五周年宣傳片《和姚安娜一起空島集結》,部分還原了電視劇中的場景與動作,還在游戲內上線了姚安娜同款的舉槍姿勢。
這還不算完,和平官方更是在社媒上進行了「玩吃雞式搜房」送華為手機的活動,將這個梗玩出了新的花樣。
基于廣泛的玩家群體,和平精英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名梗,官方所做的是和玩家群體一起將梗文化發揚光大,「懂梗、接梗、玩梗」,而這種梗文化的背后是官方對玩家文化的尊重和放大,以此獲得更高層次的文化認同。
這種認同最終匯聚到此次六周年上,就是玩家們一起自發的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了六周年當中,一起助力和平相關內容的傳播,而內容生態帶來了幾何式地放大。這無意中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如何把一個游戲周年慶,影響到非游戲玩家?
當然,和平精英不僅僅是獲得玩家的認同,它還在努力地讓一些不是和平玩家的群體也獲得了感知。
其中與云南文旅聯動潑水節,在廊坊風箏節上的亮相都是典型的借助熱點事件,讓慶典輻射非玩家群體的活動。
4月中旬,傣歷1387新年「潑水節」現場,《和平精英》的玩家、主播、職業電競選手們一起參與了名為「澆個朋友」的活動。
他們與和平精英官方、云南文旅一起在西雙版納舉辦云南特色村鎮賽、高校賽等大眾電競賽事,積極參與西雙版納當地的孔明燈祈福、花車巡游與潑水節等一系列活動。
4月13日晚間,當近萬名玩家共同放飛的5000盞寫著「《和平精英》六周年快樂」的孔明燈飛向天空時,
無論是在現場,還是手機屏幕前看直播的用戶,都有一種,「和平牛X」的認同與自豪感。
這也順利地幫助游戲成功出圈,影響到了更多人去了解和平,認識和平。
飛向天空的不僅僅是潑水節上的孔明燈,還有風箏節上的巨大運輸機風箏。
4月17日,一架長15.6米、翼展超20米的「運輸機」大型風箏在濰坊濱海國際放飛場騰空而起。
這個由和平精英官方與國家級非遺濰坊風箏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郭洪利一起合作的風箏還原了游戲內的運輸機,在起飛階段有近20名放飛人員反復托舉調整,是本屆風箏會上最大的立體風箏,而它上面有此前征集的666名特種兵玩家的ID。
當「運輸機」緩緩升空的那一刻,無論是風箏會現場的觀眾,還是電視屏幕前的觀眾都通過這個滿載玩家IP的「大風箏」感知到了和平精英的存在,感受到了和平對于玩家的尊重,并由此產生了極大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而這種情感向的連接所產生的價值會一直持續下去。
這又是一次典型的在讓玩家自豪感滿滿的活動中,將和平精英的相關內容進行外部輸出的案例。
如果說前面兩次的活動是借助熱點,讓和平搭上順風車出圈,那么5月8日當天就是一次憑借硬實力的出圈。
全平臺,全生態共同為六周年活動進行了最后的收尾,各大明星代言人如吳京、華晨宇等紛紛參與其中。
至此,和平精英的六周年活動正式收官,以認同感引起玩家共鳴,從而
讓玩家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并助力內容的傳播,到借助熱點輻射非游戲群體,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中,和平精英展示了在周年慶這個節點上,到底該如何去做傳播。
打造屬于和平的文化圈層
這種展示,對于其它游戲來說,很難參照與模仿,歸根結底,在上線6年的時間,依舊可以在某個特定的節點超8000萬DAU的游戲極為罕見。
為什么和平精英能夠保持如此的長青,且能夠在6年之后依舊是游戲圈的頂流?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這6年有太多太多的點點滴滴最終匯聚成了這個結果。
但如果我們縮小去看,在和平精英歷年的周年主題當中或許已經有了答案。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我們分別經歷了「我們就是和平精英」、「一起出手」、「新一圈,玩出圈」等主題周年活動,再到今年的「6在一起」。
在這些主題當中,我們會發現和平精英一直在盡可能地獲取玩家群體對于游戲的認同,不僅僅是游戲玩法上的,還有以「梗」為代表的文化認同,從而打造出了一個屬于和平的文化圈層。
這種文化圈層的建立所帶來的結果就是玩家深度地參與到游戲的建設當中,這個建設可以是游戲內如綠洲玩法那樣,通過工坊編輯器和共創編輯器讓每一個玩家都可以成為創造者。也可以是游戲外,玩家發布的一段精彩操作視頻,一個游戲梗的傳播。
最終呈現的結果是那些不是和平玩家的人會想要去了解這個游戲,想要去了解它背后為什么能有讓這么多玩家為之自發的傳播內容,而那些新玩家也會因為這些內容更快地融入到這個圈層,那些老玩家則會對自己所熱愛的游戲有更強的自豪感。
參與感和認同感所帶來的文化共建,是和平精英良好玩家生態最大的秘密,這也是為什么和平精英能夠成為游戲圈「梗王」的原因。而基于此和平精英一步步地從一個游戲變成了一個附帶社交屬性、帶有情感寄托、追尋彼此認同感的游戲。
這又直接助力了它能夠在6年之后依舊頂流,依舊可以在某個節點達到一個恐怖的日活用戶數。
而相應的,這8000萬的日活背后所衍生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官方也的確將之有效利用了起來。
「懂梗、接梗、玩梗」只是表象,深層次的內容是和平精英真正懂玩家圈的文化,了解玩家們的所需,從而在游戲本身強勁的內容迭代的配合下在社媒上形成了一道獨屬于和平玩家的風景線——無比繁榮的二創生態。
廣泛的玩家基礎形成了這道風景線,而這道風景線又一定意義上促進了游戲本身的活躍。這樣的游戲,當然會走向長青,現在是第一個六年,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著下一個六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