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華人網編譯消息:在意大利維琴察市中心的Biade廣場22號,有一家看起來普通卻充滿故事的小咖啡館——Caffè Commercio。許多路人從它門前經過,但并非所有人愿意走進去。這家店的老板是一位華人,名叫胡斌,朋友們叫他Steve。他坦言:“常有人站在門口,看見我是中國人,就轉身離開。我還經常聽到有人低聲說‘這家是中國人開的,去別的地方吧’。我不知道這是種族歧視還是偏見,但每次都讓我很難受。”
胡斌2001年隨家人從中國來到意大利,那年他才8歲。從那時起,他在米蘭度過了23年,從一名小學生逐步成長為一家餐廳的經營者。在米蘭,他曾開設多家餐飲場所,事業小有成就。然而,隨著城市治安問題日益嚴重,胡斌最終在去年搬離米蘭,選擇來到維琴察,并接手了這家有著多年歷史的咖啡館。
“回到維琴察,就像回到了二十年前剛來意大利的時候。”胡斌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他說,在米蘭,多年來的開放與多元,讓外來者逐漸融入社會。但在維琴察,他重新體會到那些曾經熟悉的冷漠與誤解。“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偏見并不來自年長者,反而多是三四十歲、甚至五十歲左右的中青年人。”
盡管如此,胡斌依然深愛著維琴察。他與家人曾考慮去岳父母所在的帕多瓦定居,但那座城市對他們來說依舊太喧囂。直到來到維琴察,他們才真正感受到平靜而有活力的生活節奏。他說:“維琴察太美了,我們一來就喜歡上了這里,也很幸運地找到了這個心儀的咖啡館。”
接手Caffè Commercio后,胡斌投入了全部的熱情與精力,不斷提升店鋪的品質與服務。他將其從傳統的早午咖啡店,拓展為全天候營業的復合式酒吧:早上有地道的咖啡與意式可頌,晚上則提供以中意融合為特色的精致雞尾酒。他嚴選食材、親自打理一切,把中國文化中的講究和意大利生活的藝術感巧妙融合進每一道飲品中。
“這個行業非常辛苦,要早起晚睡、幾乎沒有休息,但我真的很熱愛這份工作。”他說,“只是有些人還停留在‘外國人’的標簽上,而忽視了我的努力和投入。事實上,我在意大利生活得比在中國還久,雖沒有入籍(因為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但我已經把這里當作我的家。”
他感嘆:“維琴察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也許仍處在成長階段。我唯一的希望,是它的包容與理解能隨著時間慢慢打開。”
歡迎關注我們,點贊、轉發這篇文章,一起思考:
– 華人經營者在意大利面臨哪些隱形挑戰?
– 如何打破“外國人等于陌生人”的偏見?
– 多元文化的城市能否更包容?
– 為什么說“歸屬感”不是只靠時間換來的?
– 維琴察這樣的城市,如何走向真正的國際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