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武浩然
責編|李旭
正文共4040個字,預計閱讀需12分鐘▼
湖北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省法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本著“有限目標、精心謀劃、集合力量、干出特色、形成影響”的思路,堅持黨對法學工作的全面領導,以學習宣傳闡釋好習近平法治思想為靈魂,以服務中心大局和法治民生為基礎,以堅持改革創新、勇于探索為動力,以調動法學工作者參與法治實踐和研究的積極性創造性為關鍵,開拓創新、砥礪奮進,一體化推進政治建設、法學研究、法治實踐、法治宣傳等工作有序開展,不斷開創法學會各項工作的新局面,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體現新擔當,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注入強大法治動能。
堅持正確方向,政治引領更加有力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湖北省法學會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凝心鑄魂,發揮好黨和政府聯系法學法律界的橋梁紐帶作用,切實擔負起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責任,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不斷加強黨對法學會工作的全面領導。湖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法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重要致信精神,對照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自覺把法學會工作置于大局全局中謀劃推進。湖北省委常委會多次專題聽取省法學會工作匯報,對法學會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為法學會工作指路引航。制定《關于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的實施意見》,自覺接受黨的全面領導。成立湖北省法學研究行業黨委,舉辦3次法學研究行業黨支部書記培訓班,35個學科研究會建立黨支部。指導各地加強法學會黨組織建設,推動襄陽、宜昌等10地新設市級法學會黨組,黃梅、漢川等20個縣(市、區)新設縣級法學會黨組,充分發揮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重要作用。
深入學習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湖北省法學會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立會之魂,第一時間下發學習宣傳貫徹方案,組織好法學會系統骨干采取個人自學、集中領學、交流研學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促進學深悟透。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課題組,開展專項課題研究。兩次組織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論壇湖北分會場學習討論活動,舉辦全省法學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班,聯合湖北日報社精心籌辦習近平法治思想研討會,在相關媒體開設專版專欄,全方位開展學習宣傳研究活動。組織有關領導同志和專家學者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專刊發表文章20多篇,持續掀起學習宣傳闡釋的熱潮。
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湖北省法學會建立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加強對學科研究會理事會人員和學科研究會重大事項、重要活動以及各類論壇、報告會等學術活動政治把關。嚴格落實意識形態“一票否決制”,持續開展對所屬學科研究會意識形態風險全面排查,確保全省法學領域意識形態陣地安全。建強《荊楚法學》雜志、法學會網站、公眾號等融媒體矩陣,開展專業性輿論引導,將法學法律工作者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堅持服務大局,法學研究成果豐碩
圍繞中心才能找準方向,服務大局才能體現價值。湖北省法學會把握大勢、發揮優勢,緊緊圍繞中心大局和法治民生,開論壇、設課題、建智庫,不斷推出務實管用的法學研究成果,當好黨和政府的“智囊團”“思想庫”“人才庫”。
精心打造高端法治智庫。湖北省法學會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法治高端智庫建設的意見》,建立湖北省國際法與涉外法研究中心、政法工作現代化研究院等6個高端法治智庫。圍繞黨政所急、發展所需、職能所賦、人民所盼的社會熱點問題,以貫徹落實外商投資法、流域綜合治理的法治保障等為主題,連續舉辦三屆“法治湖北論壇”,形成具有荊楚特色的法治品牌。成功承辦第十三屆“中部崛起法治論壇”、第二屆“蘇區法制研究論壇”,形成了一批具有較高思想性、理論性的研究成果。
全力拓展法治研究平臺。2021年6月,湖北省法學會創辦法學期刊《荊楚法學》,刊物以研究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己任,在學界產生良好反響。堅持推動法學力量下沉,整合學科研究會和市縣法學會優勢資源,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組織破產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等學科研究會到市州舉辦年會,使法學研究更切實際、更接地氣。
全方位開展法學交流。高質量保障第八屆兩岸法學交流研討班在宜昌舉辦。赴廣東、上海、浙江等地考察學習,與新疆、河北、江西等地深度開展學習交流,聯合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級法學會舉辦地方立法、憲法學、行政法學和環境資源法學等研究會學術年會,推動交流合作不斷深入。承辦中國法學會民法學、商法學等10多個研究會全國年會和高端論壇,研究能力不斷提升。
堅持開拓進取,法治實踐亮點紛呈
湖北省法學會充分調動法學工作者參與法治實踐和研究的積極性創造性,圍繞省之要事和民生關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持續推進法學咨詢專家工作和基層服務站點建設。出臺法學咨詢專家工作指引,建立109個法學咨詢專家庫,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依托各級綜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務站、個人調解工作室、線上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和會員單位場所等,設立基層服務站點356個,累計參與重大決策論證、重大風險防控、重大矛盾糾紛調處、重大信訪積案化解4000余起。與省委政法委、省信訪局等聯合印發《關于建立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協調配合機制的暫行辦法》,聯合省政府國資委、省法院等單位開展國有企業“積案化解 法治惠企”專項行動。
全面開展法治普及宣傳。堅持“規定動作”有亮點,“自選動作”有特色,有計劃、有重點深入開展專業普法工作。編輯出版《百案說民法》,組建民法典宣講團,對接市縣黨委中心組和省屬企業舉辦專題講座,促進民法典家喻戶曉。優化“長江講壇·法治講堂”管理機制,通過湖北教育電視臺和網絡平臺播放,擴大宣傳效應。發揮“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等活動作用,圍繞長江大保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等民生熱點,舉辦各類法治宣講活動30萬余場次,受眾達3500萬多人次。
用心用情做好法律服務。聯合省工商聯舉辦“湖北法學家走進民營企業”專題調研座談會,打造“小微企業法律服務共享計劃”“調解網”“小巷微自治”等一批特色基層服務品牌。同時,各地法律服務形成了一批創新經驗,荊門市組建七大產業法律服務團,黃岡市組織“送法律進園區進企業進工地”活動,隨州市進行涉企案件大評查,恩施、天門、潛江等地開展“服務大局普法行”系列專題活動等,深受社會各界歡迎。
堅持育才培士,法治人才脫穎而出
湖北省法學會堅持成果是硬道理,人才是硬支撐,立足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團結人才、服務人才的職責使命,積極搭建平臺、創造條件、搞好服務,通過課題研究、論壇研討、人才舉薦、會員發展等多種形式培養造就人才,成為優秀法治人才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發展階梯,不斷提升法學會干部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不斷提高法學會組織的吸引力影響力。
發展壯大會員隊伍。積極吸納教學科研一線的專家、學者和實務部門人才加入法學會隊伍,不斷擴大覆蓋面,全省個人會員達4.6萬人。推進“會員之家”建設,為廣大會員提供學習理論、謀劃工作和交流經驗的活動陣地,通過各類論壇、課題研究、法律服務等活動,提高會員能力素質,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學風正的會員隊伍。武漢、黃石等地建立會員聯絡員機制,宜昌、天門等地推行“會員之家”示范點建設,法學會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搭建人才成長平臺。開展第六屆、第七屆“湖北省優秀中青年法學工作者”評選活動,推薦優秀人才參與“全國杰出青年法學家”等評選活動,推動一批法學法律界的青年才俊脫穎而出。訴訟法學研究會設立青苗獎,仙桃法學研究會為仙桃籍優秀法學專業學生發放獎學金等,為青年人才嶄露頭角提供了有力支撐。
加強人才庫建設。開展湖北法學名家、法學法律專家、青年法學法律人才的人才庫建設,首批133人加入“三個人才庫”。武漢、孝感、鄂州、仙桃等地建成市級法學法律人才庫,武漢市依托人才庫推薦5人當選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一步提升法治人才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堅持強基固本,自身建設行穩致遠
湖北省法學會緊盯影響制約法學會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瓶頸問題,積極推動法學會改革創新,全面提升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
持續深化法學會改革。進一步推動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意見》和省委辦公廳《關于加強全省法學會建設的若干措施》落實落地,省委政法委印發《關于切實加強地方法學會組織建設和班子配備的意見》,恩施、襄陽等16個市州法學會完成換屆改選,武漢、孝感等地出臺加強法學會建設的具體措施。省法學會新設婚姻家庭法學、仙桃法學等7個研究會,將省企業法律顧問協會、省監獄學會納入歸口管理,省法學會學科研究會達到37個,形成了門類齊全、人才輩出的專業研究力量。
縱深推進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理事會議大事、謀全局的重要作用,健全會長會議、會長辦公會議機制,著力強化兼職副會長聯系市州法學會、學科研究會工作機制,副會長、秘書長參加市州法學會、學科研究會工作更為經常。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研究會建設的意見》,組織開展學科研究會及市州法學會年度工作量化考評,傳導壓力、激發動力。
全面推進從嚴治會。認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等活動,出臺《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省法學會機關作風建設的意見》,扎實組織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切實加強省法學會機關思想政治、業務能力、紀律作風建設。
新的征程上,湖北省法學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法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重要致信精神,堅定不移強化政治引領,持之以恒深化法學理論研究,多措并舉服務法治實踐,鍥而不舍加強自身建設,定能努力開創法學會事業發展新局面,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法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