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沈陽5月13日電 (孝媛)日前,遼寧省水利部門建成全國產化洪水預報調度系統,實現對全省大中型水庫及流域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洪水預報全覆蓋,洪水平均預見期延長7天,為防洪決策搶占先機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新系統融合遼寧省氣象局、水利部信息中心及歐洲氣象中心多元降水預報數據,驅動洪水模型實現氣象降水預報與河系洪水預報無縫銜接。同時,根據遼寧降雨時空分布差異性大的特點,集成新安江、陜北、大伙房、遼西北等10類水文模型,實現了模型組合預報功能的創新突破,部分模型在去年汛期的實踐測試中精度提高了5個百分點。
新系統還植入全省102處國家基本水文站、37座大型水庫、76座中型水庫預報方案,集成286處中小河流站預報方案,提升全省流域洪水預報能力。同時,精準關聯薄弱環節耦合水文水動力模型,構建16條主要河流一維洪水演進模型,首次實現由單一斷面向河系尺度的預報預演轉變,精準關聯全省1278個防洪薄弱環節,為防洪指揮決策提供精準支撐。
遼寧省水文局水情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同一條河流由于不同地區的水土條件不一樣,有超滲產流和蓄滿產流的差別,但過去一條河流只有一個模型,就需要模型數據和經驗數據相結合而作研判。現在的模型組合集成解決了類似差別前提下的預測時效和精度問題。
下一步,遼寧省水利部門還將深化氣象雷達短臨預報技術應用,融合多源降雨數據與流域地形、土壤、植被等下墊面信息,研發分布式水文模型,推動預見期延長與精度提升協同優化。建立遼寧水文知識庫,開展大模型訓練與智能化開發,推進全省水文行業智能化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