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官宣“空中生命線”
日前,據俄羅斯衛星社網站報道,5月11日,烏魯木齊至蘇黎世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該航線計劃每周執行一班。
據中國媒體報道,當日,一架滿載49噸跨境電商貨物的國際貨運航班,從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飛向瑞士蘇黎世。
該航線計劃每周執行一班,途經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為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貿易往來又搭建起一條全新的“空中絲路”。
就在此前一天,烏魯木齊連接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航空貨運通道正式開啟,全程僅需10小時。
這哪是“空中絲路”,這是中歐“空中生命線”啊。
烏魯木齊,這座位于中國西北邊陲的城市,正日益成為中國與中亞、歐洲貿易往來的重要樞紐。如今,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已開通國際貨運航線18條,與英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瑞士等14個國家的18個城市通航貨運航班。
此次烏魯木齊至蘇黎世貨運航線的開通,更是持續織密了烏魯木齊至歐洲的航線網絡,大大加強了中國與中歐地區的經貿聯系。以往,貨物運輸可能需要輾轉多地,耗費大量時間和成本,現在可以更直接地運往蘇黎世,運輸效率大幅提高,物流成本顯著降低,這無疑為外貿企業拓展中歐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去美國化”再提速
不得不說,這一航線的開通,對于改變全球貿易格局,有著非凡意義。
近年來,美國不斷揮舞關稅大棒,企圖在全球貿易中 “一家獨大”。自特朗普二次上任美國總統以來,不斷在加征關稅、宣布“對等關稅”,美國意圖很明確,就是希望借關稅政策,在短期內保護美國本土產業,如鋼鐵、農業等,長期則妄圖推動制造業回流。但現實卻事與愿違。
首先,特朗普加征關稅的算盤打錯了,這一系列行為不僅沒能保護美國本土產業,推動制造業回流,反而還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關稅政策導致美國經濟 “硬著陸” 風險增加,還加大了 “滯脹” 風險。
其次,加征關稅使得美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商品的成本上升,商品價格隨之提高,進而推升了通脹水平。目前美國的 PCE(個人消費支出)和CPI均處于長期中樞值之上,消費者的購買力受到直接影響。從汽車、家電到汽油、雜貨,所有商品價格都可能上漲,這進一步增加了美國家庭的開支,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連續下降。
而最重要的是,中國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展現出了強大的戰略定力。一方面,積極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通過加強與 “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拓展新興市場。像此次烏魯木齊至蘇黎世國際貨運航線的開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這一航線的開通,為中國企業打開了歐洲市場的新大門,中國企業可以借助這條航線,將更多優質的產品運往歐洲,減少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同時,這也促進了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實現了互利共贏。
換句話說,美國想“一家獨大”,那就繞開他,讓他自己一個人玩去。
說在最后
美國所謂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損害了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
而中國積極推動 “一帶一路” 建設,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合作,正逐步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
烏魯木齊至蘇黎世國際貨運航線的開通,就是中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積極作為的生動體現,它如同一把利劍,刺破了美國貿易霸權的 “泡沫”,讓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 “霸凌” 行徑愈發難以得逞,這也是美國一直最擔心的事情。
相信在未來,隨著更多類似航線的開通,以及中國與世界各國貿易合作的不斷深化,美國的貿易霸權將遭受更沉重的打擊,而全球貿易也將迎來更加公平、有序、繁榮的新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