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一則特別的病例。
撰文 | 小 林
患兒腹痛難忍就診
小A是個13歲男孩,高高瘦瘦,平素身體健康,1天前進食較多較雜食物后出現腹痛,自訴全腹持續性刀割樣痛,上腹部尤著,腹脹,伴嘔吐胃內容物,排兩次黃色水樣便,嘔吐排便后腹痛稍緩解,但仍難忍受,呼叫120送至我院急診。
體格檢查:T 36.5℃ P 124次/分 R 26次/分 BP 135/69mmHg H 172cm W 45kg。
體型消瘦,痛苦面容,全身未見皮疹,皮膚無黃染,腹部膨隆,無胃腸型,腹肌稍緊張,全腹壓痛明顯,上腹為著,麥氏點無反跳痛,墨菲氏征陰性,腹股溝區未觸及包塊,陰囊無紅腫、無包塊,腸鳴音稍減弱。心肺及神經系統查體無異常。
急診查血常規無異常。隨機血糖:6.7mmol/L。
抽絲剝繭,尋找腹痛病因
在臨床上,常按照P(誘因)、Q(疼痛性質)、R(疼痛放射)、S(疼痛嚴重程度)、T(疼痛時間/治療情況)的順序采集關于腹痛的病史及分析原因。
01
P(誘因):
小A進食較多較雜食物后起病,需警惕胃潰瘍、胰腺炎、膽石癥/膽囊炎、急性胃擴張、缺血性腸病、胃腸梗阻、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但既往體健,無類似腹痛發作,胃潰瘍可能性小;另無發熱,無黃疸,墨菲氏征陰性,無放射痛,膽石癥/膽囊炎可能性小,可行腹部彩超或CT鑒別;胰腺炎可行淀粉酶、脂肪酶檢查鑒別;急性胃擴張常見于長期不良飲食(經常性暴飲暴食)或長期情緒過度緊張、抑郁,導致正常的胃張力降低、功能受損,家人訴小A平素無暴飲暴食、性格開朗,不符合,但需警惕胃扭轉、食管裂孔疝、脊柱畸形、環狀胰腺等先天畸形也易誘發急性胃擴張,行CT可協診;缺血性腸病(如腸系膜上動脈栓塞)、胃腸梗阻(如腹內疝、腸扭轉),可行CT協診;疼痛劇烈刀割樣,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性小。
02
Q(疼痛性質):
小A腹痛為持續性刀割樣痛,需鑒別中樞介導的腹痛綜合征、胃腸梗阻、胰腺炎、膽石癥、泌尿系結石、過敏性紫癜,中樞介導的腹痛綜合征往往為慢性腹痛、反復發作,且與進食、排便等無關,疼痛部位彌散,難以準確定位,與小A表現不符,可排除;胃腸梗阻、胰腺炎、膽石癥分析見上;無血尿,無腰痛,既往無相關病史,上腹痛為著,泌尿系結石可能性小,可行B超鑒別;以腹痛起病,無皮疹,過敏性紫癜依據不足,需進一步完善檢查及觀察,必要時可行胃腸鏡檢查。嘔吐排便后腹痛稍緩解,要考慮上消化道梗阻、腸易激綜合征甚至結直腸癌等,但既往無類似發作,且腹痛劇烈,腸易激綜合征可排除,小A為少年且無相關家族史,疼痛劇烈,結直腸癌基本可排除。
03
R(疼痛放射):
小A腹痛無放射,不支持胰腺炎、膽石癥、心絞痛、脾梗死等。
04
S(疼痛嚴重程度):
小A疼痛劇烈,無法忍受,需120送入院,要鑒別缺血性腸病、胃腸梗阻、急性闌尾炎/梅克爾憩室炎、主動脈夾層、腹股溝嵌頓疝、睪丸扭轉,前三者可行腹部彩超及CT協助診斷,少數如腹內疝甚至需外科手術探查才得以確診;主動脈夾層兒童罕見,小A既往體健,無先心病、遺傳性結締組織病史,無手術外傷史,疼痛無放射,可能性小,必要時可行D-二聚體、超聲心動圖甚至CTA協診;腹股溝嵌頓疝既往常有疝囊脫出病史,且查體不支持,可排除;睪丸扭轉常突發睪丸劇痛,向下腹放射,睪丸紅腫,查體不支持,可排除。
05
T(疼痛時間/治療情況):
小A病程僅1天,既往無類似發作,無疑是急性腹痛,不支持功能性疾病、中樞介導的腹痛綜合征等。
進一步完善檢查
入院后查血胰腺炎二項、電解質、心肌酶四項、肝功八項、血乳酸、血肌酐及尿素氮、血脂、凝血全套均無異常。血尿酸:620.8μmol/L。
進一步完善CT提示:腸系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水平段并狹窄,以上十二指腸及胃腔梗阻擴張。
圖1 CT:十二指腸及胃腔梗阻擴張-作者圖
圖2 CT動脈造影:腸系膜上動脈與腹主動脈夾角約為17°-作者圖
Q
各位讀者,看到這里,你知道小A的診斷是什么了嗎?該如何治療?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