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美聯合發布了一項聲明。我認為,這只是中美短暫達成一致,畢竟現在有了90天的緩沖期。
大家一定要明白的是,此次美國對華關稅妥協,實質是美國經濟困境下的被迫調整。通脹高壓、資本外流、盟友反水的三重夾擊,讓特朗普團隊失去繼續強硬的底氣。
直白點說,特朗普團隊所謂"暫停24%關稅"實為緩兵之計,既安撫國內通脹壓力,又為中期選舉爭取時間。但保留10%關稅的"國家安全例外條款",暴露其遏制中國的戰略本質未變。這場"戰術性停火"能否轉化為持久和平,取決于美國能否正視"霸權邏輯失靈"的現實。
怎么說呢?中美一談攏,其實也是給世界打了一個樣!那就是美國所推行的單邊霸權主義路線,已不再適用于21世紀!現在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計劃參加在加拿大召開的G7財長會議。 將尋求在G7會議上再次與美國財長貝森特討論外匯問題。
我們都知道,美國對日本開出的關稅條件太過苛刻,日本首相石破茂此前都說過,日本汽車產業為美國帶去了大量就業,如果美國不放寬對日本汽車產業的關稅,那么將會使日本出現國家危機,而美國的汽車就業也會遭遇重創!
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強硬表態并非空穴來風。日本車企在美國直接創造就業崗位超150萬個,若美國堅持對日汽車征收10%關稅,不僅會導致日本汽車產業利潤暴跌30%以上,更會反噬美國本土經濟。豐田、本田等車企在美工廠可能被迫裁員,供應鏈上的美國零部件企業也將遭受重創。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格局,讓日本獲得了與美國談判的資本。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此次參會,表面是討論匯率問題,實則暗藏三重深意:
日元兌美元匯率已跌至34年新低,G7此前默許美元飆升的態度讓日本承受巨大壓力。加藤此次要求"再次討論",實質是爭取國際社會對日元穩定的支持,防止貨幣貶值加劇輸入性通脹。
在中美關稅戰緩解的背景下,日本試圖聯合歐元區國家,推動G7內部形成制約美元霸權的共識。這種努力從近期歐盟對美數字服務稅的反制,以及日歐自貿協定的深化中可見端倪。
通過反復磋商外匯問題,日本正在測試美國在經濟領域的讓步空間。若美方在日元匯率問題上松動,將為后續汽車關稅談判創造有利條件——這種"以匯率為矛,以關稅為盾"的策略,展現了日本外交的精細算計。
為了應對美國的關稅壓力,日本積極利用多邊框架,尋求國際支持。在G7財長會議上,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計劃與美國財長貝森特討論外匯問題,其目的不僅僅是表達不滿,更是希望借助G7平臺,對美國形成集體壓力。日本深知,在單邊主義盛行的今天,多邊主義仍然是制約大國霸權的有效武器。
千萬不能小看日本這個國家,日本作為亞洲的一個小島國,卻能在中美俄三個大國之間來回穿梭!這一次美日關稅戰,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嗎?很多人都以為,日本在美國面前是一個沒有主權的國家,所以日本會很快和美國簽訂關稅協議?可看看現在的結果,日本不會輕易放棄其戰略經濟自主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