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一早,雷軍發布健身打卡。
雷軍微博截圖
不少網友也是紛紛現身給他打氣。
網友為雷軍打氣
上周雷軍重新在社交平臺上發聲,其提到了過去一個多月的狀況,稱這是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情緒比較低落,取消了一些會議安排和出差計劃,也暫停了一段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
從高速智駕事故致3人身亡,到私自通過OTA限制車輛馬力,再到碳纖維前艙蓋涉嫌虛假宣傳,一路高歌猛進的小米汽車正經歷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5月12日上午,港股小米集團盤中跳水,股價最低跌至48.5港元/股,跌近5.6%,此后雖有所回升,但仍收跌1.46%,報50.6港元/股。
市場認為,此次股價異動的直接誘因是多名小米Ultra車主的退訂風波。
該風波由小米SU7 Ultra車型的核心選裝件——價值4.2萬元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引發,有媒體報道稱,該部件宣稱的“復刻紐北原型車空氣動力學設計”“雙風道高效導流散熱”等功能,在實際拆解中被證實僅為外觀裝飾。
一位購買SU7 Ultra的車主用鼓風機測試時,前艙蓋開孔處的紙巾毫無反應,證明風道設計并未形成有效氣流;內部結構與普通鋁制機蓋無異,既未連接剎車系統散熱,也未增加車輛下壓力。
爭議核心在于,小米官方此前曾多次強調該部件的性能提升價值。例如雷軍在直播中明確表示“內部結構完全改變,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散熱”,官網宣傳更將其描述為“賽道級散熱設計”,甚至宣稱“提升剎車散熱效率15%”。
測評效果與官方宣傳的“打架”使得300多名車主組建維權群,要求無損退車并啟動集體訴訟程序,部分車主已委托律師團隊推進法律追責。
擁有一輛近百萬元性能車的劉標(化名)曾對SU7 Ultra十分感興趣,他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小米SU7 Ultra的超1500匹動力以及紐北刷圈的成績都深深吸引著他,但由于是新公司,他對該車一直處于觀望狀態,“我完全接受4.2萬元購買‘碳蓋’,即使真的一點作用也沒有,但卻可以給我足夠的情緒價值,可現在我在意的是小米的宣傳出現造假”。
他向記者坦言,機蓋的宣傳造假讓其對小米的品控出現質疑,尤其是高達1500匹動力的SU7 Ultra,是否會在高速行駛下發生其他意外,如何保證其他量產車配件的性能真實性,“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小配件的作用,對于大馬力性能車而言,一切不真實的宣傳都有可能致命”。
5月12日,小米SU7 Ultra車主楊雷(化名)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在訂車時額外花費4.2萬元選裝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此前小米在宣傳時,介紹上述艙蓋“增加2個空氣動力學風道,前部空氣高效導流”,還提到“內部結構改變,風道導向輪轂散熱”等。
小米對SU7 Ultra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的官方介紹
“當時之所以訂車,就是因為看中雙風道挖孔設計,這也是這款車的靈魂所在。”楊雷向記者表示。
但是據不少汽車博主測試實車發現,所謂的挖孔下方只有很小的風道,且拆解顯示風道未連接散熱系統或下壓力結構。
“根據粗略估算,現有小米SU7 Ultra前艙蓋的成本最高約1萬元,和超過4萬元的售價有巨大差距。”楊雷表示。
5月7日,小米汽車發布致歉聲明,對于挖孔相關爭議,稱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在滿足復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提供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
對于購車車主,小米將采取補償措施:對于未交付的訂單,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可以改回鋁制前艙蓋;對于已提車和在本次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的鎖單用戶,將贈送2萬積分(約合人民幣2000元)以表誠意,但未提及是否可以退車。
在不少車主看來,對于上述補償方案并不滿意:2萬積分補償與4.2萬元選裝價格相比差距較大,此外,改配鋁制機蓋需重新排隊,等待周期長達30-40周。
“我本來是追求挖孔設計才選擇購車,小米提供的改配服務,失去了我原本購車的意義,提供2000元的補償也顯得敷衍。”楊雷坦言,“高端車主更在意駕車帶來的身份象征和情緒價值,現有車輛的挖孔設計名不符實,會影響駕車體驗,因此我們的需求是直接退車。”
“我希望雷軍能保持真誠。”該車主喊話雷軍稱,“直面質疑才能挽回口碑;如果持續逃避,可能會影響SU7系列和未來高端車型的銷量。”
華東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翟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根據現有公開信息分析,此前小米汽車在對“挖孔機蓋”進行宣傳時,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介紹產品以及使用歧義性、模糊性語言表述的情況。
這涉嫌構成違反《廣告法》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不當宣傳行為,也涉嫌損害消費者知情權。如果最終認定情節嚴重,那么這一行為甚至可能構成虛假宣傳行為。
據小米汽車微博消息,小米首款SUV YU7新車預計于今年六七月正式上市,此前小米也多次對外聲明,新車發布時間不會改變。
最新回應:
可以協商取消訂單
但不能退回定金
5月12日下午,小米汽車上海徐家匯店照常營業。門店工作人員對上證報記者介紹,目前不同細分款的小米SU7車型提車時間不同。其中,最低配置的小米SU7提車時間最長,需要等待7個月,小米SU7 Max會短一些,小米SU7 Ultra車型是最快可以提車的。“越貴的細分車型提車時間越短。”
圖為小米SU7 Ultra 資料圖
杭州市民高先生是小米SU7 Ultra鎖單用戶,“我之前不算是米粉,但還是非常認可小米企業的價值觀,感覺雷總產品做得不錯,價格實惠。”高先生說,自己在下定金購買小米SU7 Ultra的時候,很相信小米的產品力。但5月12日他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他不想再繼續等待提車了,原因是對小米汽車近期的表現失望。
截至5月12日,高先生所在的退訂維權群有39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已經交付定金希望退訂的消費者,還有一部分是已經提車的消費者。“我們要求退還定金2萬元。” 高先生說。此外,也有部分消費者覺得應該嚴懲小米汽車方面,按照法律,退一賠三,或者退雙倍定金。
5月12日傍晚,高先生收到來自小米汽車工作人員的最新回應:很抱歉給您帶來疑惑,SU7 Ultra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車型,我們真誠希望您再考慮考慮。基于當前現狀,您的訂單我們不會繼續生產。您小米汽車APP展示的預計交付周期不再具有參考性,原預計交付周期作廢。如您想繼續提車,您可在60日內,聯系我們溝通繼續生產。若超出60日您未能溝通申請繼續生產,則視您確實無提車意愿,我們再協商取消訂單相關事宜。
“不用等60天,現在就協商取消。”高先生對小米汽車工作人員說。
“目前可以申請取消流程,但是定金無法退回的。建議看看后續官方的具體答復哈。”小米汽車工作人員回復高先生。
本文綜合自:大象新聞、雷軍微博、澎湃新聞、金融界、上海證券報等
微信編輯:皮小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