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烏克蘭巧取豪奪,已經把烏克蘭逼向了美國的對立面。在美烏礦產協議簽定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三強調,在簽署的版本中,烏克蘭不承認因從華盛頓獲得軍事援助,而欠美國任何債務;
如今,烏克蘭更是公布了更詳細的“反擊”措施,似乎正準備同美國“做切割”。
據參考消息等媒體5月8日報道,當地時間7日,烏克蘭財政部長謝爾蓋·馬爾琴科宣布,“未來30年不償還西方債務”;
同日,烏克蘭央行行長皮什尼透露,烏克蘭正考慮放棄美元、改用歐元作為貨幣錨定。這場“掀桌子”式的反抗,既是烏克蘭對美西方“債務陷阱”的絕地反擊,更折射出美元霸權正在加速走向崩塌。
按照基輔當局的統計,在俄烏沖突爆發前,烏克蘭國家債務與GDP的比重,為55%。如今,這一比重已經飆升至近100%,總額約2000億美元,相當于烏克蘭全年的經濟產出。
事實上,光是特朗普政府主張的對烏克蘭債權,就達到了200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歐洲國家的部分。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援助金額,比美國還要多。
如果烏克蘭需要立馬還債,烏克蘭毫無疑問會被天價債務壓垮。要知道,俄烏沖突爆發前,烏克蘭就是歐洲地區最窮的一個國家。
戰爭打了3年多,烏克蘭的經濟已經走向了崩潰,人民生活水平只會更差。就連烏克蘭政府的財政支出,都依賴西方國家的輸血。
不少烏克蘭人士認為,烏克蘭當前面臨的情景,與二戰后美國發起的“馬歇爾計劃”如出一轍。美國通過債務捆綁控制盟友,用經濟換取盟友國家的政治,甚至是主權,烏克蘭不能落入這一陷阱。
正因如此,選擇“賴掉”部分債務,是烏克蘭政府不得不做的一個選擇。基輔方面此前曾對內宣稱,烏克蘭80%債務為“優惠貸款”,利率低至0.25%-1%,部分貸款甚至由西方直接代付利息,可形成“借新還舊”循環。
如果說烏克蘭“賴賬”,是對所有債主采取的“一視同仁”政策,那烏克蘭考慮放棄美元、改用歐元做錨定,則是澤連斯基政府擺脫美國、擁抱歐洲戰略的直接體現。
烏克蘭央行擬將格里夫納與歐元掛鉤,取代運行近30年的美元參考體系。對于烏克蘭而言,這一做法有著十分現實的積極意義,那就是加速烏克蘭“入歐”進程,為加入歐盟“創造條件”,并規避美元風險。
盡管在這個過程中,烏克蘭第一需要重建外匯儲備結構,置換掉手中的大量美元;第二需要調整貿易結算體系,加強對歐洲的貿易;第三需要防范美國,應對美國可能的金融制裁。
但如果這件事可以做成,烏克蘭便可以大幅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有更大的底氣對美國說不,避免自己完全淪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