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經過周末會談,中美貿易僵局得以“解凍”,雙方同意在90天內將稅率下調115%。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即風風火火直奔中東,開啟他第二任期內的首次重大國際出訪。
當地時間5月13日至16日,特朗普對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除了討論巴以沖突伊朗核問題等地區熱點問題之外,預計美方將同海灣合作伙伴簽署一批商務大單,涵蓋防務、航空、能源和人工智能等領域。
按照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說法,此次美國總統的中東之行 “別具一格”。因為其成功的衡量標準,已轉變為特朗普能否與海灣地區的合作伙伴構建起“比中國更為緊密的關系”。在此背景下,美國取消關于中東獲取其先進芯片的談判內容,成為外界一大關注重點 。
今年1月,為進一步惡意封堵中國獲取先進芯片的所謂“后門”,美國拜登政府在卸任前一周,倉促出臺了《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限制向東南亞和中東等地區銷售先進人工智能(AI)芯片。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約120個國家被列入“第二級別”管控名單,美方對超額出口實施數量與許可雙重限制。
在本月15日規則即將生效前,特朗普政府于周一正式撤銷了相關規定。與此同時,在特朗普展開中東訪問之際,有消息傳出,美方正與沙特、阿聯酋就擴大AI芯片出口展開談判。
當地時間13日,美媒《華盛頓郵報》援引兩名了解談判情況人士的消息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向兩家與中東政府關聯的企業,授權出售數十萬塊先進AI芯片,相關協議可能會在特朗普訪問中東地區期間敲定。
《華盛頓郵報》等美媒均指出,允許大量高性能半導體芯片的對中東出口,意味著美國外交政策的一次“突變”(break)。
盡管美媒強調,特朗普政府這一舉措依舊打著打壓限制中國的旗號,企圖在中東地區 “構筑對抗中國的堡壘”,但仍有人不滿意,認為這削弱了對中國的限制。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研究員溫特-利維(Sam Winter-Levy)就擔憂稱,加大芯片銷售將增強這些中東國家的人工智能實力,使其在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中占據巨大優勢。這些與中國、俄羅斯等保持密切關系的國家,甚至有朝一日可能對美國形成競爭。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我們一直在努力削弱,這些國家因石油供應而對美國形成的影響力,可現在我們為什么要建立新的依賴呢?”他補充說,“你們正將像計算能力這樣的核心戰略技術轉移至海外,還加深了對這些政權的依賴,他們與中俄關系密切。”
這種將正常經貿合作“政治化”的言論,不過是美國一貫對華打壓論調的延續。中方已多次嚴正聲明,在人工智能領域,美方一邊表示希望同中方開展對話,一邊醞釀打壓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暴露出美方說一套做一套的虛偽嘴臉,美方的舉措阻止不了中國科技進步,只會激勵中國企業自立自強。
當地時間2025年5月1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訪問了沙特首都利雅得郊區的迪里耶老城區。視覺中國
綜合《紐約時報》、彭博社報道,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協議,允許阿聯酋進口100多萬塊英偉達先進芯片。特朗普將于15日前往該國。
據悉,其中五分之一將分配給阿布扎比的人工智能公司G42,其余部分將分配給在阿聯酋建設數據中心的美國公司,比如OpenAI。美媒提到,G42過去因“與中企合作”、“與中國關系密切”引起美國政府的“不安”,曾遭美方嚴密審查。
此外,當地時間5月13日,隨特朗普一同訪問中東的英偉達CEO黃仁勛宣布,英偉達將向沙特的人工智能公司Humain出售超1.8萬枚其最先進的AI芯片。 AMD當日也宣布,該公司也將向Humain的數據中心供應芯片。
主導相關談判的,是白宮主管AI與加密貨幣事務的美國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主席戴維·薩克斯。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他為特朗普政府的“轉向”辯稱,美國能夠在不阻止AI芯片出口的情況下,有效管控國家安全風險。
薩克斯批評稱,拜登的“芯片擴散規則”限制了美國技術在全球的傳播。他還聲稱,“‘擴散規則’的設立,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先進半導體技術流入所謂‘問題國家’。但這一規則從沒想過要限制友好國家、盟友和戰略合作伙伴。”
“與沙特這樣的友好國家進行技術交流,根本不存在(技術擴散的)風險。”他補充道。
據《紐約時報》報道,薩克斯還在社媒X上發布了自己與阿聯酋談判代表的照片,并配文稱,“美國必須讓自己成為我們的朋友和盟友的首選合作伙伴,否則其他國家就會填補這一空白。”
美國長期對中國在中東地區的人工智能領域投資保持警惕,這種擔憂在近年來中美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尤為凸顯。
正如《華盛頓郵報》所述的那樣,特朗普上臺后,以“釋放美國創新潛力”為由撤銷拜登的“擴散規則”,轉而與中東國家談判擴大芯片出口。但這種政策“急轉彎”并非單純的放松管制,而是試圖通過綁定中東盟友,構建對華技術“堡壘”。
大西洋理事會也指出,“美國要想在與中國的人工智能競賽中領先,就需要新的投資和合作。這種轉變正是本周人們在中東所目睹的一切的核心所在。”
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除了上文提及的薩克斯和黃仁勛,本周還有多名美國科技界重要人物隨同前往中東三國,其中包括特朗普的親密盟友馬斯克、以及OpenAI的CEO奧特曼。為尋求在阿聯酋建立數據中心,奧特曼曾多次打起“中國牌”,危言聳聽稱,如果美國不與阿聯酋合作,中國就會“取而代之”。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此次中東之行還意在推進與沙特就關鍵礦產方面展開合作。
據參與合作協議談判的美國投資公司Burkhan World Investments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沙哈爾·汗(Shahal Khan)透露,特朗普政府計劃批準一項價值90億美元的諒解備忘錄,由一家美國公司與沙特伙伴合作,開展用于先進制造業、能源和國防領域的關鍵礦產的開采與加工。
《華盛頓郵報》獲取的文件顯示,根據協議條款,沙特企業Grand Mines Mining LLC將在沙特及非洲等地勘探鋰、鈷和稀土元素,并將開采的資源出口至美國。
“礦業和能源是(特朗普)此次國事訪問的重點領域之一。”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關鍵礦產安全項目主任格雷絲琳(Gracelin Baskaran)指出,對于美國來說,礦產加工仍然是最關鍵的瓶頸,中國控制著60%至90%的產能。因此,深化美國與沙特的合作關系,為擴大加工能力、減少對華依賴和加強長期供應鏈安全提供了戰略機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