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開久了,就像人需要體檢一樣,機油、冷卻液這些“血液”和“汗液”也得定期檢查。不少新手司機看到發(fā)動機艙里密密麻麻的管子和蓋子就犯怵,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點,自己動手也能輕松搞定。今天咱們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聊聊怎么給愛車“補營養(yǎng)”。
汽車
機油檢查:發(fā)動機的“命根子”
機油是發(fā)動機的“血液”,缺了它,發(fā)動機分分鐘罷工。檢查機油前先讓車熄火靜置10分鐘,讓機油回流到油底殼。打開引擎蓋,找到機油尺(一般是個黃色或橙色的拉環(huán)),拔出來擦干凈再插回去,拔出來后看刻度線——機油量要在“MIN”和“MAX”之間,低于下限就得加。加機油時別圖省事一桶全倒進去,先加到刻度線中間位置,再啟動發(fā)動機運轉幾分鐘,熄火后重新檢查,避免加多了導致燒機油。選機油時注意粘度等級,比如“5W-30”這種數(shù)字,前一個數(shù)字代表低溫流動性,后一個數(shù)字代表高溫粘度,北方冬天選“0W”開頭的更靠譜。
汽車
冷卻液檢查:發(fā)動機的“退燒藥”
冷卻液負責給發(fā)動機降溫,缺了它分分鐘“發(fā)燒”。冷卻液壺一般半透明,壺身有“MAX”和“MIN”刻度線,液面低于下限就得補。注意!千萬別在熱車時擰開壺蓋,高壓蒸汽會燙傷人。等車完全冷卻后再操作,如果發(fā)現(xiàn)冷卻液渾濁、有沉淀物,或者壺底有銹跡,說明該換冷卻液了。添加時別直接加自來水,普通水容易生銹、結垢,最好買預混好的冷卻液,顏色要和原車一致(一般是綠色、粉色或藍色),不同顏色混用可能引發(fā)化學反應。
剎車油檢查:保命的“剎車力”
剎車油關乎剎車性能,缺了它等于把命交給運氣。剎車油壺通常在發(fā)動機艙靠駕駛室一側,壺身有刻度線,液面低于下限必須加。剎車油吸水性強,如果兩年沒換過,或者發(fā)現(xiàn)壺底有雜質、液面下降快,建議直接換新的。換剎車油得兩個人配合,一個人在車內踩剎車踏板,另一個人在車底擰開放油螺絲,操作不當容易進空氣導致剎車變軟,新手建議直接去修理廠。
汽車
玻璃水檢查:雨天的“清潔工”
玻璃水壺蓋一般是藍色或黑色,上面畫著噴水標志。液面低于壺嘴就得加,但別加太滿,留出膨脹空間。冬天記得換防凍玻璃水,普通玻璃水在零度以下會結冰,凍裂水壺就麻煩大了。加玻璃水最簡單,擰開蓋子直接倒就行,但別把冷卻液、機油當玻璃水加進去,之前就有車主手抖加錯,導致發(fā)動機報廢的慘案。
轉向助力油檢查:方向盤的“潤滑劑”
電子助力轉向的車沒助力油,但液壓助力轉向的車得定期檢查。助力油壺一般在發(fā)動機艙靠車頭位置,液面在刻度線中間就行。助力油變黑、變稠就得換,否則方向盤會變重,甚至異響。換助力油需要專業(yè)設備抽舊油、加新油,個人操作難度大,建議交給修理廠。
汽車
檢查小技巧
- 檢查液體時最好在平坦地面停車,避免液面傾斜誤判。
- 不同品牌、型號的液體不能混用,比如機油要按說明書選粘度等級。
- 液體顏色變渾濁、有異味、泡沫多,說明該換了。
- 添加液體時用漏斗,避免灑在發(fā)動機上引發(fā)自燃風險。
給車加液體就像給手機充電,定期檢查、及時補充才能跑得穩(wěn)。如果實在搞不清哪個壺對應哪種液體,別硬撐,翻開車輛說明書或者拍個照片去修理廠問師傅,總比加錯液體花大錢修車強。記住,車子不會說話,但它的“身體狀況”全藏在這些液體里,多關心它,它才能陪你走更遠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