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在中美日內瓦會談后舉行新聞發布會的場景)
1)2025年5月12日,距離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全世界發動貿易戰正好過去了一個月零十天。這一天,中美在日內瓦會談后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大幅削減關稅。之后,很多人都一直在問,“到底誰贏了?”
2)中美博弈是一場持久戰。當前的貿易戰,或者從中方的角度來說,當前的對美經貿斗爭,只是中美博弈的一個方面。無論是對美經貿斗爭,還是中美博弈本身,現在都還遠遠沒有到分出“決定性勝負”的時候。此時此刻,討論“終極輸贏”,還為時過早。但是,如果就事論事,日內瓦聯合聲明的內容非常明確,那就是,中美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激烈經貿斗爭后,現在局勢基本上又回到了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對全世界發動貿易戰之前的局面。
3)具體來說,2025年4月2日之后,中美各自將關稅提高了125%,同時,中方還采取了一些其他非關稅限制措施。經過日內瓦會談,雙方同意,各自削減關稅91%,另有24%在90天內暫停,還有10%保留。由于美方同意基本回到4月2日之前的局面,中方也將暫停或取消針對4月2日之后美方采取的挑釁行動而采取的非關稅限制措施。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中美日內瓦會談的結果是完全對等的。美國讓的,中國也對等讓了,美國沒有讓的,中國也對等沒有讓。
4)至于說4月2日之前,特朗普在第二個任期開始后以芬太尼問題為借口,分兩次將中國輸美產品的關稅稅率各提高了10%,對于這20%的關稅,日內瓦會談并未解決。但是,不要忘了,2025年2月1日和3月4日,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加征關稅后,中國立即進行了對等還擊。美方沒有取消這20%的關稅,中方也沒有取消針對這20%關稅所做的對等反制。這個問題既然是由美國拿芬太尼當借口挑起的,接下來,隨著中美就芬太尼問題展開談判,這個問題也將被涉及,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我記得,當時中方在抨擊美方拿芬太尼問題當借口對中國加征關稅時,說了一句狠話——美方這是“忘恩負義”。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明明中國已經在芬太尼問題與美方積極合作,這個時候,美方非但不感恩,反而拿芬太尼問題做借口,對中國加征懲罰性關稅,對于這種忘恩負義之舉,中國絕對不會容忍。對于4月2日之前中美經貿斗爭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去看“明叔雜談”的微博。
5)現在,國內外都一些人說,日內瓦會談后,在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中,美國對中國關稅是30%,中國對美國關稅是10%。這是斷章取義的做法,具有誤導性。真實情況就是,中美貿易除了保留10%的關稅、另有24%的關稅在90天內待定外,其他一切都回到了4月2日之前的狀態。還是那句話,美方保留了用芬太尼做借口加征的20%關稅,中方則保留了針對這部分不合理關稅做出的各種反制措施。這就是,“打來打去打了40天,一夜回到4月2日前”。
6)要真正從戰略層面評價日內瓦聯合聲明的意義,就要有一個相對較為統一的分析框架。在國際關系當中,分析博弈雙方的勝敗,既要從戰術層面看,在博弈的具體結果中,誰得到的更多、誰失去得更多?更要從戰略層面看,誰在實現各自的戰略目標方面獲得了更大的進展。運用這個分析框架來看待中美日內瓦聯合聲明,我們可以發現:從戰術層面看,博弈結果對中美雙方是完全對等的,這個已經沒什么好爭論的了;那么,從戰略層面看,這一博弈結果到底對誰更有利?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回頭看,在這一輪中美圍繞經貿問題展開博弈前,中美各自設定的戰略目標是什么?
7)美方的戰略目標非常龐雜且相互矛盾。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戰略目標就是,美方希望運用高關稅迫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轉移出中國,在進一步打擊中國經濟的同時,引導制造業回流美國,在這個過程中降低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同時增加美國政府的關稅收入。應該說,經過40天的激烈博弈,美方實際上已經發現,短期內這一戰略目標根本無法實現。相反,當中美貿易因為高得離譜的關稅而陷入停滯后,美國面臨難以解決的供應短缺和物價上漲問題,美方不得不暫時放棄了這一目標,轉而尋求與中方進行和談,以解決超高關稅給美國帶來的反噬作用。美方的做法,契合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偷雞不成蝕把米”。
8)對于中方來說,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中,面對美方的挑釁和訛詐,中方寸步不讓,堅決斗爭,其主要戰略目標就是要把美國逼到談判桌前,并迫使美國取消或部分取消非理性的關稅措施。從這個角度來說,日內瓦聯合聲明符合中方的預期,也滿足了中方預設的戰略目標。中方對美展開經貿斗爭不是目的,它是迫使美方重新評估中美各自的實力,最終讓美方在形勢所迫之下不得不回歸理性、回到談判桌前的一種手段。日內瓦聯合聲明說明,中方在這一輪中美圍繞經貿問題展開的博弈中,中方的目的和手段是匹配的。有些比較激進的網友可能覺得,“中國應該趁此機會,一舉把美國打殘。”應該說,從一開始,這就不是中國的目標。同時,在現階段,這也不是一個現實的目標,甚至不是一個可取的目標。現階段,中美的綜合國力對比擺在那里,美國想要一舉解決掉中國,這不現實,同樣,要想中國如同砍瓜切菜般一舉解決掉美國,同樣也不現實。這就是我反復說的,中美博弈是一場持久戰的真正含義所在。我們還需要戒驕戒躁,向老祖宗的智慧學習——“好飯不怕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9)需要注意的是,日內瓦聯合聲明只是宣告了中美這一輪經貿斗爭第一階段的結束,而非中美經貿斗爭的完全結束,更非中美博弈的完全結束。接下來,美方的戰略盤算非常清楚,就是利用日內瓦聯合聲明帶來的喘息之機,緩解美國內部因為非理性關稅帶來的反噬作用,與此同時,幻想在接下來的談判桌中爭取實現美國的目標。美國的目標有哪些?第一,讓中國進一步對美國開放市場,說白了就是購買美國的能源和農產品等;第二,讓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緩解美國的債務危機;第三,也可能包括要求中方延緩可能沖擊美國全球霸權的一些戰略和戰術進攻動作,如放緩推出非美元支付體系等。有些朋友可能看到美方的這些要求就會覺得很生氣,就會覺得“憑什么”?其實,在談判中,雙方各自提出報價是很正常的事情,關鍵是,“你得憑真本事來讓我接受你的報價”,并不是說美方一提出報價,中國就得乖乖接受。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拉鋸時間。另外,現在初步可以研判,美方可能會以2020年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大致框架,來推進新的中美“大交易”。
10)現在,中方需要考慮的是,在接下來的中美經貿談判和拉鋸當中,我們想要的是什么?而且,還要提前籌劃,如果雙方萬一談不攏,接著打,中方還有哪些籌碼可用?這兩個問題至關重要。從戰略上來說,中方把美方逼回談判桌前,迫使美方取消或部分取消此前的非理性做法,并且不再加碼新的非理性做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勝利。畢竟,中美博弈的時與勢都在中國這一邊,中美全面或部分攤牌的日期越往后推一天,就越對中國有利,中美各自保持當前的發展態勢多一天,就越對中國有利。具體來說,中國的第一個主要訴求可以設定為, 凍結美方后續的非理性挑釁行動。 中國的第二個主要訴求可以設定為,通過回溯,迫使美方取消或部分取消已經實施的非理性挑釁舉措。在這方面,美方以芬太尼為借口加征的20%關稅需要處理,美方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航運業采取的限制性措施需要處理,美方取消中國電商企業通過小額包裹對美出口享有的免稅額度問題也需要處理。
到了這個時候,美方的訴求非常明確,這些訴求都是中方可以利用的談判籌碼。同時,中方的訴求也非常明確,這些訴求大概率也會成為美方將會利用的談判籌碼。這些都是“明牌”。除此之外,中美都在醞釀新的博弈議題、制造新的談判籌碼,這是“暗牌”。這些“暗牌”將在中美談不攏時,各自一一打出來。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也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說到底,中美博弈真真切切就是一場持久戰,這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那就讓我們拿出打持久戰的心力,來持續與美方周旋。借用中國網民的說法,就是“兔子熬鷹”。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這是《新時代“上甘嶺戰役”日記系列》的第十二篇。
謝謝大家的持續關注和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