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先生可曾記得去年臘月二十三的承諾?”1949年2月西柏坡的炭火盆邊,毛澤東往火堆里添了塊松木,火星子噼啪炸響。傅作義聞言擱下茶碗,喉結滾動兩下:”和平改編的事,我既應了就不會反悔。 “這段看似家常的對話,揭開了國民黨高級將領與共產黨領袖間特殊的信任篇章。
山西運城的老輩人都記得,傅家少爺二十歲就敢在城樓上掛白旗響應辛亥革命。那年傅作義剪了辮子往省城跑,閻錫山在太原陸軍小學堂見到這個精瘦后生,當場拍板收作學生兵。要說這人的軍事天賦確實了得,北伐戰爭時帶著一個團三天奔襲二百里,愣是把奉軍的炮兵陣地給端了。可就是這么個打仗不要命的狠角色,在九一八事變后給南京連發七封請戰書,全被”保存實力 “四個字堵了回來。
綏遠抗戰那會兒,傅作義帶兵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趴了整宿。天剛擦亮,戰士們棉衣都凍成了冰殼子。有個連長哆嗦著問:”司令,咱這么硬拼值當嗎? “傅作義抄起望遠鏡:”值當!今兒不把鬼子打疼了,明天他們敢進張家口! “五原大捷那天,城里老百姓抬著整豬整羊往軍營送,炊事班的老兵抹著眼淚說:”打從光緒年起,就沒見過老百姓這么待見當兵的。 “
要說傅作義跟共產黨的緣分,還得從1937年太原保衛戰說起。當時周恩來帶著八路軍辦事處的人來借道,傅作義二話不說讓出三條補給線。后來他悄悄跟參謀長說:”人家是真打鬼子,咱們別學蔣某人搞那些花花腸子。 “這話傳到延安,朱德在軍事會議上豎大拇指:”晉綏軍里就數傅宜生是個明白人! “等到內戰開打,傅作義硬著頭皮接下了華北剿總司令的差事,可私底下跟老部下嘆氣:”這仗打得窩囊,還不如當年在五原痛快。 “
北平城被圍那陣子,傅作義辦公室的煙灰缸就沒空過。女兒傅冬菊端著藥碗勸他:”爹,您真要當千古罪人嗎? “外頭傳來報童吆喝”天津解放 “的號外聲,老將軍盯著案頭《資治通鑒》里夾著的全家福,突然把鋼筆往桌上一拍:”備車,去談判! “1949年1月31日,解放軍開進東交民巷那天,幾個洋記者擠在人群里嘀咕:”這些土八路居然沒放一槍? “旁邊的黃包車夫扯著嗓子喊:”傅長官仁義!咱四九城的門樓子保住了! “
要說毛澤東的氣度也是少見。傅作義在西柏坡見面時還繃著臉檢討”罪過 “,主席倒先遞上支香煙:”北平城里二十萬學生沒斷課,二百座廟宇沒挨炮,這份功德簿上該記你的頭功。 “后來在香山別墅喝茶,傅作義試探著問:”我這身份怕是不好再穿軍裝了? “周恩來笑著接茬:”穿不穿軍裝都是革命同志,搞建設正需要傅將軍這樣懂實務的專家。 “
果不其然,政協會議宣布水利部長任命時,底下有人嘀咕”戰犯也能當部長 “。傅作義在臺上聽得真切,攥著講稿的手直冒汗。散會后,政務院秘書送來文件,他翻開一看就愣了——重要批示欄空著沒蓋章。還是周恩來第二天當眾發話:”水利部的文件傅部長不簽字,我這總理也不批! “這話傳到中南海,毛澤東正批閱淮河治理方案,抬頭對田家英說:”該給傅部長配個得力助手,黃河的事耽誤不得。 “
要說傅作義搞水利還真是把好手。1950年治理永定河,他帶著蘇聯專家在河灘上蹲了半個月,愣是把設計方案里的混凝土用量砍下去三成。有個技術員不服氣:”按書本上就該這么修。 “傅作義掏出懷表往沙地上一插:”表盤朝上是理論,表盤朝下是實際,你蹲下來看看水位線! “后來這招”懷表測沙 “成了水利系統內部的教學案例。
不過最讓人唏噓的還是1957年的黃河防汛會。傅作義剛做完報告,臺下有位老部下突然起立敬禮:”報告傅部長,您當年在綏遠帶我們修的水渠,現在還在澆灌三萬畝良田!”會場靜了兩秒鐘,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坐在后排的記者注意到,這位曾經的抗日名將掏出手帕擦了三次鏡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