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什么時候都可以,但生命只有一次,外出旅游有時候知難而退也挺重要的,為了看風景陪朋友把身體健康打上才是真的得不償失。
男子與同伴一起去四姑娘山旅游,卻因面對高反“強行逞能”把自己活活“拖死”,送醫司機終于出面發聲,這才知道原來男子和同行者個個都這么不靠譜,幾次生還機會硬是全部錯過!
當時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去高原地區游玩該怎么預防危險?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及文內
外出旅游少不了“知難而退”
5月8日,五一假期人擠人的旅游高峰已經過去,大多數人重返工作崗位,對于看景而言這時正合適。
于是幾位好友趁著高峰后的淡季相約一起自駕游玩,去四姑娘山欣賞壯麗的自然風光,結果沒想到有人這一去竟然就成了不歸路。
四姑娘山主峰海拔在六千米以上,即使只是腳下的四姑娘山鎮也有三千多米的海拔,這個海拔就已經有高原反應的風險。
如果他們提前做做功課就能知道,剛上高原不要貿然洗澡洗頭,如果加重高反直接肺水腫就麻煩了。
但是這幾位游客明顯缺乏這點去高海拔地區游玩的最基礎了解,或者說在自駕的熱情中顯然根本沒有把這一威脅放在心上。
當天住進鎮子里的客棧后,就有一名男子洗了澡,之后又換上薄衣服,任憑山上的涼風吹著,好不愜意。
殊不知這短短一個小時之內,他就直接踩進了高原地區旅行最大的兩個禁忌。
很快男子就開始覺得身體不舒服了,他開始咳嗽、感到胸悶又喘不上氣,臉色更是肉眼可見地漲紅,很明顯是出了問題。
但是這位男子不到四十歲,雖然身材不太好但也沒有任何基礎病,完全是年輕力壯的時候。
朋友對他的身體情況也都清楚,幾個人你說我笑,覺得就是有點輕微高反加微不足道的小感冒,大不了去衛生院吸吸氧,不妨礙之后的旅游安排。
四姑娘山每年不知道要接待多少“身處平原、從未見過高海拔風光、一到地方就高反”的游客,衛生院對此也相當有經驗了。
醫生護士一點不敢懈怠,一邊接好氧氣面罩一邊提醒,情況不妙,旅游可以再來、但身體是自己的,快回去吧,如果癥狀繼續加重就糟了。
可是幾個人平時也都是有工作在身,難得聚在一起自駕出行,就這么剛到地方就返程未免有點太可惜。
而且男子吸了氧之后也的確恢復了不少,臉也不紅了人也不喘了,除了還有點咳嗽以外沒有什么大問題。
再說醫生也可能是過于警惕,每年這么多人來玩,總不能稍微有個不舒服就回家吧,一年下來也沒聽說過有什么意外啊。
幾個人一商量,決定無視醫生的建議,繼續留在四姑娘山鎮,無非是身體不舒服就不上山了,留在客棧休息休息。
可是接下來男子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仿佛在衛生院吸的氧只是“回光返照”。
和“救護車”也要討價還價?
即使沒有往海拔更高的山上走,一直留在鎮里,男子的不適也并沒有得到緩解,他表現的越來越無精打采,這時候一行人才終于重視起來,決定帶男子去成都醫院看病。
9號,他們在平臺上下單,希望乘順風車直接去成都,到了第二天,這個單子終于被一位正準備從四姑娘山回成都的司機接下。
司機也想著快點出發快點到家,不想再等其他人,于是和幾人商量關于高速費的事,司機的意思是希望他們可以支付高速費,接到人后立馬就走。
這時候男子靠著自己已經連路都走不了了。
可以說這輛順風車對他而言就是一輛救護車,而且坐順風車應該分攤高速費已經是行業內大家默認的事情。
但是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司機師傅的要求,同行的女性依然表示這筆錢就該車主出,過了一會兒才妥協平攤。
司機師傅在幾分鐘內趕到客棧外,他見過不少高反的案例,看到男子的第一眼司機就意識到,他的情況已經相當危險了。
從四姑娘山鎮到成都有兩百公里,即使全程走高速也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途中會經過海拔五千多米的巴郎山,他的情況只會更嚴重!
這話說出來可以說一聽就是見過事的,都已經說到這了,與男子同行的那位女士卻依然相當執著去成都醫院。
無奈之下司機又開始勸阻,在這一過程中男子的狀況持續惡化,最初還能在女子的攙扶下勉強走幾步,現在壓根連動都很難動了。
看他狀態不對,司機直接提出免費送人,并再次表示情況已經非常危急,女子這才松了口。
一車人風馳電掣趕往鎮衛生院,一下車就推急救室,可是這時候男子已經失去意識,連心跳也停止了,醫生搶救了一個小時,最終還是無力回天。
成年人也該擔起責任了
男子過世后,送他前往衛生院的那位順風車司機出面發聲,他常年在那邊跑車,也接送過不少有“高反癥狀”或者有“高反恐懼癥”的乘客。
真要說的話高反這件事可大可小,甚至可以說這位男子完全是硬生生被自己害死的。
在出發之前他如果查查攻略就能知道初上高原不應該洗澡洗頭,剛覺得不舒服時就被衛生院提醒應該返程。
真的情況危急又執意叫順風車、而不是開自駕的車盡快回去或者求助醫院,順風車到了之后又與司機“討價還價”、堅持去兩百公里外的省會醫院。
這些過程中有一次重視都不至于把事情引向這種結果。
如果事先做好準備、說不定一行人能好好享受旅程,如果第一天聽醫生勸、直接去成都吃頓火鍋看看景點也不錯,如果最后配合經驗豐富的當地司機、抓緊時間也不至于送到衛生院時已經心跳停止。
高原反應本身并不可怕,作為一種環境引發的問題,只要聽醫生話,不在極限環境里挑戰身體極限,癥狀早期脫離高原環境就不會釀成大禍。
其他地方無法復刻的雪域風光也的確值得一看,但是為此搭上身體,甚至付出生命代價完全得不償失。
在這件事情中其他人做的都很好,景區本身不是游客的保姆醫生,官網早有溫馨提示,衛生所第一時間做了警告,司機師傅看人狀態不好直接免除車費恨不得飛去急救室。
最終卻還是這樣的結果不由讓人相當唏噓,只能說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也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
屏幕前的你對此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