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路線: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fā)地紀念館(劉家坪)—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賀龍公園(天子山賀龍墓)—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張家界博物館—紅軍樹(樟樹營)—袁任遠故居
此路線以賀龍元帥及紅二方面軍長征歷史為主線,串聯(lián)了張家界及周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適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學習與紅色文化體驗。
1、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fā)地紀念館(劉家坪)
歷史地位:1935年11月,紅二、六軍團在此誓師長征,是紅軍三大主力長征出發(fā)地之一。
參觀亮點:
長征出發(fā)紀念碑、紀念館主展館(實物200余件)
場景復原:長征動員會舊址、紅軍標語墻
地址:桑植縣劉家坪白族鄉(xiāng)
建議時長:1小時
購票網(wǎng)址:og.weixinfww.com
2、賀龍故居
歷史背景:賀龍元帥出生及青少年時期居住地,湘西典型木結(jié)構(gòu)民居。
特色看點:
故居建筑(包括賀龍姐弟住房、練功場)
陳列室:賀龍家族史、早期革命活動資料
地址: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xiāng)
貼士:周邊洪家關白族風情街可體驗民族美食
3、賀龍紀念館(洪家關)
核心展覽:
"兩把菜刀鬧革命"專題展
南昌起義總指揮時期文物
建國后任國家體委主任的史料
鎮(zhèn)館之寶:賀龍元帥生前使用的煙斗、軍裝
互動項目:VR體驗"南昌起義"場景
4、賀龍公園(天子山賀龍墓)
特殊意義:賀龍骨灰安葬地,融紅色紀念與自然奇觀于一體。
景觀組合:
賀龍銅像(高6、5米,戰(zhàn)馬造型)
天子山石英砂巖峰林背景
云青巖觀景臺(可眺望西海峰林)
交通提示:需乘武陵源環(huán)保車抵達
5、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紀念館
歷史價值:1934-1935年根據(jù)地省委舊址,任弼時、關向應等在此辦公。
展陳特色:
省委禮堂復原場景
革命烈士名錄墻(收錄11,000余人)
位置:永定區(qū)解放路(原天主教堂建筑)
6、張家界博物館(市城區(qū))
紅色展區(qū):
第二展廳《紅色熱土》:桑植起義史料
多媒體沙盤:紅二方面軍長征路線動態(tài)演示
關聯(lián)展覽:土家族民俗展(了解革命地的民族背景)
7、紅軍樹(樟樹營)
革命記憶:500年古樟樹,賀龍曾在此召開軍事會議。
現(xiàn)場體驗:
樹干彈痕遺址
"紅軍樹"石刻(蕭克將軍題字)
位置:桑植縣瑞塔鋪鎮(zhèn)
8、袁任遠故居
人物背景:紅二方面軍重要將領,新中國首任內(nèi)務部副部長。
建筑特色:湘西北四合院,保留土家族建筑元素
特別陳列:長征時期使用的公文包、地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