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注嬰幼兒安全防護的當下,嬰幼兒爬行墊作為預防跌倒碰撞的重要工具,已成為家庭育兒必備品。然而,市售產品材質安全性參差不齊,化學殘留與物理隱患引發(fā)家長擔憂。如何辨別產品是否符合安全標準?產品是否暗藏風險?
對此,溫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30批次嬰幼兒爬行墊樣品開展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8批次標稱商標為“天利”“曼龍”“澳樂”的樣品甲酰胺含量超出標準限值;6批次標稱商標為“墨斗魚”等品牌樣品存在部件脫落隱患。
超三成樣品不達標
拼接地墊風險突出
本次試驗樣品購自線上線下渠道,共計購買了30款嬰幼兒爬行墊,涵蓋“好孩子”“baby care”“貝易”等品牌。買樣單價在13元至354.3元不等。
據了解,鑒于本次比較試驗是出于對嬰幼兒及兒童的健康安全角度出發(fā),因此檢測項目主要涉及物理強度、理化性能和安全要求,故選取小零件、特定元素的遷移、增塑劑和甲酰胺含量等安全要求作為本質量比對的比對項目。依據標準主要為GB 6675-2014《玩具安全》、GB 41003-2021 《塑料泡沫墊通用技術條件》、T/CTJPA 005—2018《嬰幼兒爬行墊安全要求》。
結果顯示,30款樣品中有9批次樣品存在與標準差異的現象,不合格率達33.3%,拼接地墊不合格率顯著高于整片地墊。其中,8批次樣品甲酰胺含量超出標準限值;6批次樣品經拉力測試后出現小零件脫落風險。
8批次樣品甲酰胺含量超標
或將損害神經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
據了解,現今市場上售賣的嬰幼兒爬行墊大部分為發(fā)泡型地墊,疑似發(fā)泡劑為偶氮二甲酰胺,在加工過程中高溫分解產物甲酰胺,容易殘留在爬行墊中,對嬰幼兒的皮膚黏膜和眼睛具有刺激作用,引起過敏,嚴重者會損害神經系統(tǒng)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
對此,此次比較試驗對30批次樣品進行了甲酰胺含量項目的檢測。結果顯示,有8批次樣品甲酰胺含量超出標準限值,不合格率為26.7%。涉及“天利”“曼龍”“澳樂”等3個品牌,其余5批次樣品均無商標。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比較試驗中明示材料為PE的地墊甲酰胺含量均不符合標準要求,拼接地墊的甲酰胺含量項目不合格率要高于整片地墊,三無產品的甲酰胺含量項目不合格率要高于標稱產品地墊。
6批次樣品零件易脫落
有造成兒童窒息的風險
據了解,部分兒童爬行地墊本身含有可拆卸的小零件及容易脫落的拼接齒,易被兒童吞食,有造成窒息的風險。
對此,此次比較試驗還對30個樣品嬰幼兒爬行墊產品小零件項目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有6批次樣品經拉力測試后出現小零件脫落風險,不合格率為20%,并且不合格樣品均為拼接地墊。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6批次出現小零件脫落風險的樣品中,僅有1批次樣品標稱著“墨斗魚”的商標,其余5批次樣品均無商標。
優(yōu)先選購整片環(huán)保材質地墊
避免選購PE、EVA拼接地墊
對于嬰幼兒爬行墊,溫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提醒消費者在選購嬰幼兒爬行墊時,應優(yōu)先選擇無明顯刺鼻氣味的產品,刺激性氣味可能預示揮發(fā)性有害物超標。材質方面,推薦XPE或EPP整片地墊,其厚實耐用且不易撕裂;避免選購PE、EVA拼接地墊,此類產品接縫處易脫落小零件且甲酰胺殘留風險較高。同時,需核查產品是否標注CCC認證標識,規(guī)避三無商品。選購時可進行簡易掉色測試,用白紙巾擦拭表面,若顏色脫落嚴重,可能使用劣質染料,存在化學遷移隱患。
附:30批次嬰幼兒爬行墊樣品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邱康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