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氣預報,5月15日至20日,陜西省小麥主產區有連續6天以上的高溫大風天氣,每日最高氣溫可達35℃以上,并伴隨3-4級及以上大風,加之氣象干旱,發生干熱風的風險極大,對小麥籽粒灌漿非常不利,這是小麥生產面臨的又一次挑戰。
為盡可能減輕干熱風危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陜西省小麥產業體系崗位專家王東提出以下技術措施及注意事項,建議廣大種植戶采用。
1
一是應急灌溉。提前2-3天進行噴灌、微噴灌或滴灌,每畝灌水20方左右;或者于高溫當天的清晨噴灌和微噴灌,每畝灌水5方左右。
應特別注意避免在干熱風來臨前大量澆水,以免出現熱蒸,加重高溫危害。另外,大量灌水后小麥根部土壤濕軟,也易受大風影響導致大面積倒伏,所以,如果采用溝渠進行畦田地面灌溉,一般需提前4-5天。
2
二是噴施葉面肥和化控藥劑。葉面肥可選用磷酸二氫鉀、尿素和硫酸鋅,此外,還可以添加一些具有抗蒸騰作用和生長調節作用的化學藥劑,如氯化鈣、黃腐酸、蕓苔素內酯、海藻酸等。
噴施時間應選擇每天的清晨(05:00-08:00)和傍晚(17:00-20:00)。
下面有兩個配方可供大家參考
1
配方一:每100升水中加入1000克尿素、500克黃腐酸、300克磷酸二氫鉀、150克氯化鈣、5克水楊酸,于每日清晨噴施;必要時還可以增補200克硫酸鋅、200克硫酸錳、100克硅酸鉀、50克維生素C。
2
配方二:每100升水中加入300克海藻多糖、200克甜菜堿、80克脯氨酸、10克納米氧化鈰、0.04克蕓苔素內酯,于每日傍晚噴施。
配置藥劑時還需加入以下助劑:每100升水中加入50克有機硅助劑,100克聚甘油脂肪酸酯,5克納米二氧化鈦,以降低表面張力、增強藥劑延展性、促進葉片吸收。
采用無人機噴防,應遵照作業技術規范。多旋翼無人機,作業高度2.0-2.5m,飛行速度4-5m/s,噴液量30升/畝。藥液溫度控制在15-25℃,避免高溫揮發。
當風速>3m/s時,啟用防風噴頭,霧滴飄移率<15%;遇6-7級大風,需要添加抗飄移制劑,如0.1%黃原膠,霧滴沉積量可增加50%,飛行高度應降低0.5m,噴液量增加15%。
編輯|高瑜審核|趙允
來源|楊凌發布 作者 |郭媛媛、仵佳偉
微信號:yanglingca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