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網報道,當地時間5月7日,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在議會發表講話指出,巴軍全天候保持戰備狀態,成功迫使印度戰斗機撤退。他重申,國家安全是絕不容妥協的底線,巴基斯坦將繼續堅定捍衛其領空和主權。他強調,巴基斯坦不會容忍任何對國家主權和安全進行破壞的行為,并呼吁國際社會正視印度在該地區的破壞性角色。同日,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說,印度當天針對巴方平民定居點的空襲已造成至少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傷。
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資料圖)
當地時間5月7日,印度利用民防演習為掩護,發起代號“辛多爾”的軍事行動,對巴基斯坦6個地區實施了24起襲擊。印軍不僅發射了導彈,還出動多架軍機闖入巴基斯坦領空。而在這個過程中,一架印軍的蘇-30MKI戰機侵入后,在旁遮普省巴哈瓦爾布爾地區艾哈邁德普爾東部附近。接著被巴軍戰機發射PL-15空空導彈擊落,這也是我國這款導彈取得的首個實戰戰績。而且,發射PL-15的戰機,很可能是巴基斯坦從中國引入的殲-10CE。
莫迪這一次選擇的地點是真的不好,先不說該空軍基地距離伊斯蘭堡比較近,就是我國在周邊有許多重要的建筑項目,其中就包括由我國出資管控的瓜達爾港口,它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港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在我國推出“一帶一路”合作框架的時候,瓜達爾港口就被確立為經濟走廊最南端的樞紐港口,自從我國開始接管瓜達爾港口的運營權之后,我國出資建造了許多基礎設施,極大地推動了瓜達爾港口的發展。
印巴關系近期因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槍擊事件而持續緊張。據印度媒體報道,印控克什米爾地區22日發生針對游客的槍擊事件,致多人死傷。印方認定巴基斯坦與襲擊有關聯,于23日宣布一系列針對巴基斯坦的措施,包括暫停兩國間一項重要的水資源分配條約、關閉邊境口岸、驅逐巴方人員等。在印度的打擊措施中,印方要對巴“斷水”受到廣泛關注。印度官員宣布,內閣會議決定“暫時擱置”1960年簽署的《印度河河水條約》。
克什米爾地區(資料圖)
印度與巴基斯坦局勢持續緊張之際,美國副總統萬斯8日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臺采訪稱,雖然美方主張雙方緩和局勢,但也無法控制這兩個國家,若印巴爆發沖突,“從根本上來說不關我們的事”。印度媒體認為,萬斯的表態排除了華盛頓介入印巴沖突的可能性。當被問及美國有多擔心印巴之間潛在的核沖突時,萬斯說,美國“任何時候”都關切核國家之間出現的摩擦和可能的重大沖突,但美方的態度是,“我們希望事態盡快降級,不過,我們無法控制這些國家”。
說到底,這也是西方對印度的一次誤判。長期以來,美歐媒體不斷夸大印度軍力、政治穩定性與地區影響力,而這次短兵相接的結果,卻暴露了印度軍事體制、武器整合與戰略執行力上的諸多短板。更致命的是,連自己鄰國都打不贏的印度,又憑什么讓西方安心“依托”?這對印度自身的國際定位與外部信任度,反而是一種打擊。
印度軍隊(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5月10日,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表示,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同意立即停火。同天,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證實,印巴已同意停火。當地時間5月10日,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印巴兩國軍事行動總指揮將于12日再次進行對話。唐勇勝當天宣布,巴基斯坦軍事行動總指揮于10日15時35分致電印度軍事行動總指揮。雙方達成一致,自印度標準時間17時起,雙方將停止陸、海、空一切交火和軍事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