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公平街道長安路社區舉辦了一場別具一格的“庭院茶話會”。此次活動以“人民建議征集暨親鄰協商”為主題,邀請小區黨支部書記、微網格員、居民骨干、商家代表等4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將“人民建議征集”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活動現場,長安路社區“長安話事人”隊伍正式成立,2025年度“人民建議征集”議題同步發布,旨在推動“溫江一家親”共建共治理念走深走實。
建章立制,“話事人”隊伍踏上新征程
活動伊始,長安路社區黨委書記宣布長安話事人隊伍正式組建。現場,他詳細介紹了《長安“話事人”工作制度》與《長安“話事人”激勵辦法》。隊伍成員通過“自薦+黨組織推薦”的方式選拔產生,肩負著民意收集、協商議事、政策宣傳、監督執行四大職責,實行“征集—分類研判—協商—辦理—激勵”閉環管理。
激勵機制富有吸引力,設置了“基礎參與獎”“優質建議獎”“年度貢獻大獎”。成員可通過積分兌換實用禮品,還能獲得榮譽表彰,在評優推薦方面也享有優勢,以此充分調動大家的參與熱情。社區負責人介紹道:“話事人要成為民意的傳遞者、社區治理的智囊團,讓群眾的建議真正落地見效。”
案例借鑒,金點子激發治理新活力
活動聚焦“共商共治”,分享了多個基層治理的優秀案例。烽火新區曾面臨居民“上樓難”的困境,通過“居民主導+三級聯動”模式,成功為23個單元加裝電梯,有效破解難題。建設路10號院原本是“三無院落”,存在諸多治理難題,通過“安全治理+居民共治”的方式,實現了從“三無院落”到自治標桿的華麗轉身。新華苑在圍欄改造過程中,創新采用“透明施工法”,不僅提升了圍欄品質,還解決了居民買菜不便的問題,將圍欄變成了“民生溫度計”。
這些案例生動詮釋了“群眾提需求、全程共參與、成果惠民生”的治理邏輯,為新成立的話事人隊伍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聚焦議題,精準施策共繪社區新藍圖
活動現場公布了2025年長安路社區“人民建議征集”的具體議題。二季度聚焦“親鄰說”親鄰家園營建,重點圍繞鄰里公約制定,定向征集寵物管理、停車秩序等矛盾的解決方案。三季度開展“長安煥新”計劃,圍繞社區空間微更新,征集優化“一老一小”設施的建議。四季度則聚焦“安全社區”共創,致力于破解安全隱患,探索消防通道治理、智能安防提升的有效路徑。
接下來,話事人隊伍將采用“線上問卷+茶鋪懇談”的方式廣泛征集建議,通過分級研判、聯席協商推動建議落地,確保群眾的聲音得到回應,每一條建議都能轉化為實際的治理成果。
本次茶話會以“溫情議事”打破傳統會議形式,通過“機制賦能+案例賦能+議題賦能”,實現“居民建議有渠道、社區治理有抓手”。
下一步,公平街道將以長安路社區為樣板,持續開展“親鄰茶鋪匯民意,我為社區獻一計”活動,推動“話事人”隊伍成為“溫江一家親”理念的積極踐行者,助力“人民建議征集”從理論走向實踐,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治理成效,共同打造更加美好的社區家園。
供稿:社會治理辦公室
排版:陳曦
審核:王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