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四月十八,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的誕辰之日。在這一天,人們懷著崇敬與虔誠,共同紀念這位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女神。讓我們一同走進碧霞元君的世界,探尋圍繞她誕辰所形成的傳統習俗與禁忌。
認識碧霞元君
或許很多人對“碧霞元君”這個名字并不十分熟悉,但說起“泰山老奶奶”,那可是家喻戶曉。沒錯,碧霞元君正是人們口中親切稱呼的泰山老奶奶,她還有泰山老母、泰山娘娘、萬山奶奶等諸多別稱,全稱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齊魯大地,“泰山老母”這一稱呼更是深入人心,仿佛她就是鄰家的慈祥長輩,親切而溫暖。
碧霞元君是中國道教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女神,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她的影響力跨越了時空,成為無數人心中的信仰寄托。她象征著善良、慈愛與庇佑,如同一位守護天使,時刻關注著人間的疾苦與幸福。
碧霞元君的傳奇故事
碧霞元君的出生年代和身世充滿了神秘色彩,傳說紛紜。有黃帝玉女說,認為她是黃帝身邊的玉女下凡;也有凡女得道說,講述一位普通女子通過修行得道成仙;還有華山玉女說等不同版本。
據說,碧霞元君自開天辟地之時便已存在,她肩負著“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的神圣職責,統攝岳府神兵,明察人間善惡。早在漢晉之前,泰山就流傳著神女的傳說。泰山山頂有一玉女池,旁邊矗立著玉女石像,人們常常前來祭拜,祈求平安。到了宋真宗封禪泰山時,在玉女池洗手,竟意外得到一尊玉女石像。宋真宗深感神奇,于是重新雕刻玉女神像,并修建了“昭真祠”,封她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尊號為“圣帝之女”。
碧霞元君姿態優雅,形象高貴。她手持如意,身著錦繡霞裙,外披云肩羽衣,頭戴百寶翠冠,腳蹬登云珠履,宛如一位超凡脫俗的仙子,守護著人間的安寧與祥和。
四月十八碧霞元君誕辰習俗
農歷四月十八,是碧霞元君的誕辰,這一天對于信奉她的人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在北方廣大地區,人們對碧霞元君的信仰尤為深厚。許多信徒會不辭辛勞地前往泰山,登上山頂的碧霞祠,向碧霞元君獻上最誠摯的敬意和祈福。他們手持香燭,虔誠地跪在神像前,默默訴說著心中的愿望,祈求碧霞元君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事業順利、生活美滿。
除了前往泰山,各地的“娘娘廟”也熱鬧非凡。廟會上,人們紛紛前來祭拜,廟內香煙裊裊,鐘聲悠揚。商販們在廟外擺攤設點,售賣各種與碧霞元君相關的紀念品、香燭和祈福用品。還有許多民間藝人會在廟會上表演傳統的歌舞、雜技等節目,增添節日的歡樂氛圍。
在一些家庭中,也會供奉碧霞元君的神像。在誕辰這一天,家人們會早早起床,打掃房間,準備豐盛的供品,如水果、糕點、鮮花等。然后全家人一起在神像前上香祈福,祈求碧霞元君保佑闔家團圓、幸福安康。
碧霞元君被人們視為神通廣大的女神,尤其在求子賜子方面,她的靈驗更是被廣泛傳頌。許多婚后多年未育的夫婦會在這一天前往娘娘廟,向碧霞元君虔誠求子。他們相信,只要心誠,碧霞元君一定會賜予他們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因此,碧霞元君也被民間親切地稱為“送子娘娘”。
相關禁忌
在碧霞元君誕辰期間,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首先,在前往祭拜時,要保持莊重和肅穆,不可大聲喧嘩、嬉笑打鬧,以免褻瀆神靈。穿著應得體,避免過于暴露或奇裝異服。
供奉供品時,要選擇新鮮、干凈的物品,不可使用變質或不潔的食物。上香時,要雙手持香,舉過頭頂,以表示對碧霞元君的尊敬。
此外,在這一天要盡量避免爭吵、打罵等不和諧的行為,保持平和的心態和善良的言行。因為碧霞元君倡導善良與和諧,只有心懷善意,才能得到她的庇佑。
在民間,有“北元君,南媽祖”的說法,碧霞元君和媽祖娘娘一樣,在民眾心中都是普渡眾生、造福百姓的象征。明日農歷四月十八,讓我們懷著一顆敬畏之心,恭賀碧霞元君誕辰,迎接她的庇佑。愿她保佑人間風調雨順、太平安康,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幸福美滿,讓每一個人都能實現心中的夢想。讓我們傳承這份信仰,將碧霞元君的慈愛與善良傳遞下去。
感謝閱讀文娛紀,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期待與您在文化的世界里再次相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