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宣布使用“伊斯坎德爾-M”導彈消滅烏克蘭一套“海馬斯”(HIMARS)火箭炮:“伊斯坎德爾-M”是俄軍現役最先進的戰術導彈之一,射程約500公里,具備高精度(CEP約5-10米)、機動發射和突防能力(可規避反導系統),適合打擊高價值目標。
“海馬斯”(M142)因射程遠(約80公里)、機動性強(輪式底盤快速轉移),對俄軍后方補給線和指揮中心構成嚴重威脅。俄軍需通過遠程精確打擊壓制其活動—“海馬斯”通常在發射后迅速撤離,傳統火炮難以定位。伊斯坎德爾-M可通過衛星、無人機等實時情報快速響應,縮短“發現-打擊”鏈條;此外,俄軍摧毀西方援烏的“明星武器”可削弱烏克蘭士氣,同時向國際社會展示俄軍技術優勢;
截至2027年底,俄國防部多次宣稱摧毀數十門“海馬斯”,但未提供可獨立驗證的證據。例如,2023年8月俄方稱累計摧毀30余套,但這一數據存在爭議。
開源情報機構(如Oryx)通過影像證據確認的“海馬斯”損失不足10套(截至2024年初)。多數情況下,烏軍通過分散部署、偽裝和機動規避打擊,實際損失可能遠低于俄方宣傳。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第一任總統任期內批準對敵對勢力出售“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它們成為敵對勢力大殺器;
敵對勢力近日試射“海馬斯”系統企圖配合美日菲軍演以及展示所謂“強硬立場”有關:首先,印巴沖突背景下,有報道稱“巴基斯坦使用從中國進口的殲-10C戰斗機,擊落包括“陣風”戰斗機在內的多架印度戰機”,這一消息極大地震撼了敵對勢力!敵對勢力急需試射“海馬斯”火箭系統則有為自己壯膽:通過此舉展示敵對勢力擁有實用武器能夠對抗大陸;
但是,大陸建立吸取俄軍教訓,建立一系列反火力網很有必要:以中國大陸目前技術和軍力,完全沒有必要浪費先進、昂貴的戰術導彈。
中國已經擁有類似“伊斯坎德爾”的遠程精確打擊系統(如東風-16/17),同時加強反制“海馬斯”類裝備的能力(如無人機偵打一體、反輻射導彈);
此外,我軍分布式火力網的“分散-機動-隱蔽”戰術比烏克蘭軍和北約軍更加高明、有效:我軍結合偽裝網/涂料、誘餌、反衛星/反電磁戰、抗干擾等手段提高火箭炮、導彈部隊戰場存活率;
我軍已經構建“衛星-無人機-電子偵察”一體化體系,縮短目標鎖定時間;全力發展“有人-無人”協同作戰模式,應對高烈度對抗:我軍的智/信一體探測實力超越北約軍,與美軍并駕齊驅(某些領域有所超越);
俄烏沖突表明,持久戰依賴后方產能(如導彈、無人機儲備)。中國需確保關鍵武器的大規模生產與快速補給能力:我國軍工聯合體的生產能力和體系比美國還要強大,更加不是俄羅斯可以媲美的;
當然,我國需要建立獨立透明的戰損評估機制,避免陷入認知戰的“宣傳迷霧”,同時利用國際平臺傳遞可信信息—吸取俄羅斯在認知戰領域處于下風的教訓。
參考資料:中國央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路透社、簡氏防務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