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行業競爭日益白熱化的今天,核心技術自主化已成為廠商立足全球市場的關鍵,也成為了各大廠商發力的關鍵。
當手機廠商沒有核心技術的時候,品牌競爭力與用戶歡迎程度等方面都會進行大幅度的降低,甚至后續排名也會走低。
而華為作為中國科技企業的代表,近年來因外部制裁被迫走上了一條“自力更生”的道路,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再到生物識別技術,華為的每一步突破都牽動著行業神經。
關鍵隨著市場的逐漸發展,華為手機也逐漸進行了突破,其搭載的自研側邊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再次成為焦點。
據博主透露,華為側邊超聲波指紋解鎖感覺下半年能試產,這也意味著華為Mate80系列大概率會搭載使用。
要知道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自全面屏時代起逐漸普及,其中超聲波方案因具備高穿透性、抗污漬干擾、活體檢測等優勢,被視為未來方向。
然而,高通與匯頂科技主導的專利壁壘,使得華為在供應鏈上長期受限,尤其在美國制裁下,華為無法使用第三方超聲波方案,迫使其實施“Plan B”——自主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華為大多數新機要么采用短焦指紋,要么就是采用側邊指紋解鎖,并沒有采用超聲波指紋。
不過需要了解,2023年11月,華為公布名為“一種超聲波指紋識別模組、系統及電子設備”的專利,通過改進傳感器設計與信號處理算法,顯著提升識別精度。
這一專利的落地,不僅規避了外部專利限制,更填補了國產超聲波技術的空白,而且與主流屏下超聲波方案不同,華為選擇將超聲波模組集成于側邊電源鍵。
這一設計看似“復古”,實則是多重考量下的最優解,比如供應鏈限制:受制裁影響,華為短期內難以量產屏下超聲波模組,而側邊方案可繞過復雜的屏幕集成工藝。
然后就是相比屏下短焦指紋(需手指按壓屏幕特定位置),側邊解鎖更符合人體工學,尤其在大屏手機上單手操作更便捷。
當然了,超聲波指紋的3D建模能力可有效抵御假指紋攻擊,配合活體檢測功能,安全性遠超傳統光學方案。
然而,側邊設計的難點在于如何平衡模組體積與識別精度,因此最終會如何,還是需要等待官方下定論。
更為關鍵的是,結合此前市場傳出的爆料信息稱,華為Mate80系列中還會有內置主動散熱技術的版本。
不知道是華為Mate80X還是其余機型,但也可以看出來,新機在技術層面方面,真的是有著很大的提升。
其次,華為Mate80系列的外圍配置也沒有特別大的懸念,比如核心配置搭載麒麟9030芯片,支持5G-A網絡。
加上此前有消息稱在華為Nova14系列發布會上,官方會詳細公布麒麟處理器的架構與規格,這也意味著Mate80系列上也會如此。
屆時用戶對芯片本身將會具有十分詳細的了解,配合純血版鴻蒙6.0系統,其分布式架構與端側AI能力將進一步釋放硬件潛力,尤其在多設備協同與隱私保護上實現突破。
此外,Mate80 Pro或配備6.9英寸LTPO OLED屏幕,支持1-120Hz自適應刷新率,峰值亮度大幅度突破,顯示效果達到行業頂級水準。
影像方面,Mate80系列或將采用自研傳感器,擁有1英寸超大底與LOFIC技術,結合四鏡群連續光學變焦,實現全焦段無損畫質輸出。
設計上,2.5D玻璃直面屏與極窄邊框的搭配,延續了Mate系列的商務美學,同時機身厚度控制在8.5mm以內,兼顧手感與電池容量。
關鍵此前有消息稱,Mate80系列有望全系進入直屏設計,這也意味著其外觀風格上,會有較大的改變。
重點是Mate80系列還配備屏下3D結構光人臉識別,通過屏幕像素間隙的微孔實現高精度建模,即使在弱光環境下也能快速解鎖。
總而言之,從超聲波指紋到麒麟芯片,從鴻蒙系統到影像模組,華為正以“全棧自研”的姿態,向世界證明中國科技企業的韌性。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對華為Mate80系列有什么期待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