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昱
重大項目建設既是穩增長的“壓艙石”,又是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各地重大項目建設有序開展。
比如,“南京發布”微信公眾號5月12日發布消息顯示,繼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后,截至4月底,南京全市城建計劃完成投資177.3億元,新建項目開工率56.4%,投資進度和開工率達到預期要求。其中,37個省、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16.8億元。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5月7日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省重點項目建設進展情況顯示,2025年廣東省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1500個,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一季度,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504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的25%。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項目等82個項目開工建設,廣湛高鐵、陸豐核電等在建項目推進順利。
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4月末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一季度,漳州市省級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02.6億元,占年度計劃的28.1%,超序時進度3.1個百分點。其中,薌城三寶鋼鐵提升改造、南化苯胺-橡膠助劑產業鏈等80個產業項目完成投資94.68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28.84%,超序時進度3.84個百分點。
“各地重大項目建設投資呈現‘量質齊升、結構優化’的積極態勢。”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重大項目投資重心正從傳統基建向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等領域傾斜。
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朱華雷也對記者表示,各地重大項目建設投資呈現出規模龐大、增長顯著、結構優化的特點,二季度重大項目建設預計有序開展、投資規模將繼續擴大,將對地方經濟發展起到明顯的支撐作用。
在重大項目建設“進度條”不斷刷新的同時,記者注意到,對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強。
“我們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在5月8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加快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已經在核電、鐵路等領域推出一批重大項目,目前有的核電項目民間資本參股比例已經達到20%,工業設備更新、回收循環利用領域支持民營企業的資金占比超過80%。
“今年我們還將在交通運輸、能源、水利、新型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推出總投資規模約3萬億元的優質項目。”鄭備表示。
朱華雷表示,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不僅有助于優化投資結構、推動產業升級,還能促進就業、增強經濟韌性。預計各地政府將繼續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加強要素保障,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共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向民營企業伸出“橄欖枝”,地方已在積極行動。例如,孝感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月9日發布了孝感市2025年第一批面向民間資本的投資項目清單,該批項目共122個,計劃總投資577.4億元,計劃引入民間資本251.9億元。孝感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暢通民間資本對接渠道,加大協調服務和要素保障力度,充分尊重企業投資意愿,積極促成更多項目與民間資本達成合作。
宋向清建議,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未來需進一步細化配套政策(如融資支持、產權保護等),確保民營企業“進得來、留得住、能盈利”,真正實現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共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