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排外”著稱的日本,竟然居住著84.4萬中國人!
更令人震驚的是:歐美博士想拿永居,滿足“年薪2000萬日元”的條件后,還需工作10年,而中國博士,只需工作1年。
圖片來源于網絡
嘴上喊著“守護純粹性”,身體卻瘋狂“跪舔”中國工程師。
日本這波操作,究竟是缺人缺瘋了,還是盯上了咱們的技術家底?
-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為何搶人?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占比已經到達29.3%。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重,曾經叱咤全球的日本企業巨頭們,也被折磨得夠嗆。
松下、三菱、豐田等企業,如今都面臨著新鮮血液不足,導致生產力下降的困境。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讓日本政府頭疼的,是醫療養老體系承受的巨大壓力。
財政支出不得不大量傾斜于養老領域,其他方面的發展自然就捉襟見肘了。
為了解決問題,日本政府積極鼓勵人民多生多育。
老人
但受西方教育影響,年輕人的想法已經悄然改變,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不再把相夫教子當作人生的唯一選擇。
即使政府使出渾身解數,依然收效甚微。
人口趨勢
從2010年至今,日本的人口就像是坐上了下行電梯,一路往下滑。
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新生兒數量約為72.1萬人,創下歷史新低。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日本政府終于坐不住了,推出了一系列“搶人”政策。
圖片來源于網絡
對于學術界和專業人士,只要你有碩士學歷或者夠資深,年收入達標,就能獲得5年居留權,甚至1年后就可以申請無限期居留。
對于剛畢業的年輕人,只要是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學畢業生,就能獲得2年的居留權找工作。
為了讓這些“新成員”盡快融入,日本政府和企業可謂煞費苦心。
搶人政策
從開設日語課程到傳授文化知識,從海外設立辦事處到并購外國公司,處處都能看到他們求賢若渴的誠意。
有趣的是,日本在“搶人”這件事上很有選擇性。
對歐美移民,他們設置了重重關卡,從留學政策到年齡限制,處處透著謹慎。
人才
但對中國人才,他們卻格外青睞。
可在歷史上,中日曾存在諸多矛盾與摩擦,為何日本還非中國人材不可?
圖片來源于網絡
偏愛中國人才
日本作為一個單一民族國家,骨子里有著根深蒂固的共同體意識。
在他們眼中,社會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每個人都是按部就班的齒輪,個人利益永遠要為集體讓路。
石破茂
這種文化特征讓許多習慣了自由發揮的歐美人,望而卻步。
但中國人,卻能很好地理解和適應這種文化氛圍。
畢竟中日兩國同屬東亞文化圈,日本文化中的諸多元素,本就深受中國文化影響。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且在語言方面,中國人學習日語比歐美人更加方便。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日語中的漢字雖然讀音不同,但見面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再加上日益緊密的經貿往來,更是為中國人才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圖片來源于網絡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日本設立分支機構,中國人才因此能更順暢地融入日本職場。
而在人才質量方面,中國的優勢更是顯而易見。
得益于龐大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國每年都在培養著數量驚人的高學歷人才。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些人才來到日本,除了促進日本發展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現實考量。
看看日美關系就知道了,表面上是親密盟友,實際上卻處處受制于人。
從對等關稅到技術封鎖,美國對日本的態度更像是在對待一個聽話的工具人。
澀谷街頭
這種經歷讓日本意識到,必須要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更具自主性的科技與產業優勢。
而中國人才,在人工智能、5G 通信、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領域,都展現出了卓越的創造力。
圖片來源于網絡
因此,在日本決策者看來,引進中國人才簡直是一箭多雕。
與其在全球范圍內撒網捕魚,不如集中火力吸引那些最容易適應、最快上手的中國人才。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人才爭奪戰
日本的“搶人”戰略確實卓有成效。
截至2024年6月,在日本的外國人居民已接近360萬。
其中中國人以84.4萬的數量遙遙領先,遠超第二名越南的60萬和第三名韓國的41.1萬。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組數字背后,折射出的不僅是日本對人才的渴求,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面對日本這種“挖墻腳”的做法,我們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遲早會傷及根本。
不過,中國在人才爭奪戰中也不是毫無作為。
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中科院推出了一個五年計劃:計劃引進60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目標直指全球頂尖人才庫。
各地方政府也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為引進1000多名高層次人才,西安一口氣拿出1.5億,廣州更是開出了“子女高考加10分”的優厚條件。
圖片來源于網絡
就連清華大學也放出豪言,要網羅50位國際一流教授。
在科研經費投入上,中國也展現出了驚人的魄力。
到2024年,投入已達3.6萬億,把日本遠遠甩在身后。這樣的誠意,已經開始收獲成效。
有馬朗人
原東京理科大學校長藤島昭教授就帶著整個團隊來到中國,獲得了數億元的科研經費支持。
還有土木工程領域的田多門教授,在日本申請800萬日元研究經費被拒絕后,轉投深圳大學的懷抱,獲得了一流的研究條件。
藤島昭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中日兩國在引才策略上各有側重。
日本更像是在“廣撒網”,只要年輕、學歷高就行,重在解決人才數量不足的問題。
而中國則是在“精確釣魚”,瞄準的都是能夠引領科技創新的“大魚”。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無論是“廣撒網”還是“精確釣魚”,關鍵都在于能否真正讓人才落地生根、發揮所長。
相信隨著時間推移,兩國也將在這場較量中持續探索、調整。
讓人才成為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在國際舞臺上站穩腳跟的強勁動力,共同書寫人才與發展交織的精彩篇章。
圖片來源于網絡
結語
這場沒有硝煙的人才爭奪戰,其實就是國家發展戰略的較量。日本在走下坡路時伸出橄欖枝,而中國則在上升期高舉引才大旗。如何在這場較量中占得先機,如何既能引進人才又能留住人才,這些都需要我們未雨綢繆,及早布局。畢竟,在這個人才決定未來的時代,誰能在人才爭奪戰中勝出,誰就能在未來發展中占據主動。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參考文獻】
新京報-2023-04-27——《日本加入全球“搶人”大戰,會大量引進外國移民嗎?| 新京智庫》
第一財經-2023-04-25——《人口危機疊加人才逆差,日本政府加入全球“搶人”大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