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海警局宣布,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在臺灣海峽西側開展常態化臨檢拿捕、海洋環境監測等執法任務。并于2025年4月1日正式開啟環臺島執法管控,多支艦艇編隊在臺島周邊的基隆、高雄、花蓮、東引島、烏丘嶼等海域同步行動。在環臺島執法行動中,中國海警首次公開展示“海陸空天”一體化管控體系,科技手段將確保“對臺灣周邊海域的全時域、全要素掌控”。環臺島執法行動使全球航運業陷入高度關注,甚至國際海事組織稱“臺灣海峽管控升級或重塑亞太物流格局”
臺灣島周邊都有哪些重要的航線?此次環臺島執法行動對國際形勢和地緣政治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臺灣島與核心國際水道
臺灣島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大陸架,地處太平洋西岸。西與福建省隔臺灣海峽相望,東北與琉球群島相鄰,南與菲律賓隔巴士海峽相對。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一大島。
臺灣島憑借其區位優勢成為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此次環臺島執法管控覆蓋多條主要航道,包括臺灣海峽中北部、東引島、烏丘嶼、馬祖島及臺灣淺灘等。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對臺島周邊水域的主權實踐,為維護區域航運安全提供保障。
環臺島執法管控涉及主要航道為臺灣海峽核心航道。臺灣海峽地處大陸與臺灣島之間,南北兩端分別連接著東海與南海。全長約400公里,平均水深約60米。底部富集油氣、金屬等資源,也是中國重要的漁場之一。
臺灣海峽還是東亞地區的關鍵通道,貫通了中國南北海運。日均通行能源運輸船、散貨船等各種商船超過200艘,承擔中國、日本、韓國至東南亞、中東、歐洲地區的集裝箱運輸。丹麥的馬士基、瑞士的地中海航運等全球航運巨頭90%的亞洲航線均需穿越臺灣海峽,還承載了中東至東亞的石油運輸,是全球工業鏈的樞紐節點和航運咽喉之一。
環臺島執法行動又會對全球航運業造成哪些沖擊與連鎖反應呢?
執法管控對地理空間里的主權宣示
此次環臺島執法行動重點巡查臺灣海峽的通航秩序,要求過往船舶提前報備航行計劃并接受全程動態監控。但是美國卻聲稱臺灣海峽為“國際水域”、主張“航行自由”,日本也以“海上通道安全”為由提出抗議,同步加強了對沖繩海域的軍事部署。
要知道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臺灣海峽部分水域屬于中國領海。中國可以對該區域進行實施常態化執法管控,俄羅斯、南亞、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認可中國行動的合法性。
環臺島執法行動對國際航運格局也引發了一定的結構性影響,多家航運企業將臺灣航線納入“中國東南沿海航線”統一管理。菲律賓暫停了與臺灣當局的海洋合作備忘錄,轉向與中國簽署《南海行為準則》補充協議。國際海事組織采納了中國提交的臺灣海峽航行規則建議案,削弱美國、日本主導的航道管控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