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在議會發言通報印巴空戰情況,確認巴基斯坦空軍已經擊落5架印度戰斗機(根據巴基斯坦的消息,其中包括三架法國產“陣風”、一架蘇-30、一架米格-29)。
同時巴基斯坦方面聲稱擊落這些印度戰機的是中國產的殲-10CE戰斗機,并已向中方外交人員通報此事。
說到此處,巴鐵的外長還凡爾賽地表示:印度空軍此次總共出動了75-80架戰斗機,而巴基斯坦方面原本有機會擊落其中的15架。
但出于防止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考慮,巴空軍只擊落了其中5架戰斗機和2架無人機,自己無一損失,這樣的結果已經讓印度空軍的臉面丟到了姥姥家。
但有意思的是,一家美國軍事智庫網站?WDMMA?(全稱為?World Directory of Modern Military Aircraft,世界現代軍用飛行器詞典)一直在對全世界的空軍力量進行排名。在今年的排名中,印度空軍不僅排在中國空軍前面,更是遠遠排在巴基斯坦空軍前面。
法制“陣風”戰斗機
WDMMA對一個國家空軍力量的評估標準包括十多個方面,除了戰機的先進性、數量等方面,還包括飛行員的訓練量、作戰動力、條例遵守度等等因素。
這份榜單的前五名中,有四名掛著星條旗,分別是美國空軍、美國海軍航空兵、美國陸軍航空兵和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唯一的一個例外是俄羅斯空軍。
印度空軍排在這份榜單的第6位,其公開的裝備為1716架各類飛機,其中包括542架戰斗機,498架直升機,282架運輸機,374架教練機。
在印度空軍的作戰序列中,最為搶眼的無疑是259架俄制蘇-30MKI戰斗機和36架法制“陣風”(Rafale-EH)戰斗機,哦不對現在應該只剩33架了。
蘇-30MKI屬于印度空軍主力中的主力,有軍事分析認為,相較于巴基斯坦的JF-17“梟龍”和殲-10CE,蘇-30MKI在載彈量、航程等指標上占優,但隱身性、導彈射程及效費比處于劣勢,其實際作戰效能受限于航電與武器系統可靠性。
“霹靂-15E”空空導彈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蘇-30MKI裝備的R-77空空導彈射程嚴重縮水(標稱80公里,實測僅30公里有效),相比于巴基斯坦殲-10CE裝備的射程高達145公里的PL-15E空空導彈,這一劣勢幾乎是致命的。
想象一下:在雙方的決斗中,別人開了2槍才輪到你開槍,那別人前兩槍打完你基本就沒有開槍的機會了。
至于那33架“陣風”戰斗機,雖然理論上的性能高于殲-10CE,但在此次實戰中也暴露了致命的短板,那就是陣風配備的RBE2-AA雷達探測距離比不上殲-10CE的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在實戰中殲-10CE差不多可以提前50公里鎖定陣風。
更尷尬的是法國人賣給印度“陣風”的售價高達2.88億美元/架,而殲-10CE每架的售價才4000萬美元,僅相當于陣風的約七分之一。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在中國的科技加持下,現在的殲10CE已經裝備了全新的航電、全新的發動機、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射程遠到犯規的空空導彈;
殲-10C戰機
說白了,除了一個三代半戰機的外形,目前的殲-10CE是妥妥的四代機乃至四代半機的配置。
在WDMMA的排行榜上,中國空軍緊接著印度空軍排在世界第七位,擁有多達3733架各種飛機,其中包括約210架殲-20戰機,280架殲-16戰機,約209架威力巨大的各型轟-6轟炸機。
至于588架殲-10戰機,在殲-20,殲-35,殲-16這些機型面前只能算是小弟,更不要提那如同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六代機殲-36。
拋開六代機不說,印度空軍甚至都沒有一架真正意義上的五代機,就這樣的水平也排在中國空軍前面(印度空軍的TVR評分為69.4分,而中國空軍的TVR評分為63.8分),足可見這個WDMMA排名的片面和主觀性。
在中國空軍之后,還有諸如日本、以色列、法國、英國、韓國、意大利等一系列老牌空軍強國,再然后是澳大利亞空軍、中國海軍航空兵(擁有至少22架殲-35和24架蘇-30MKK戰斗機,以及30架各型轟-6轟炸機)。
巴基斯坦空軍機隊
至于在本次沖突中大放異彩的巴基斯坦空軍,則排在世界第18位,位于沙特空軍之后,德國空軍之前。
根據公開的數據,巴基斯坦空軍目前裝備了879架各型飛機,總數約為印度空軍的一半,其中包括20架殲-10CE戰斗機,112架JF-17A“梟龍”戰斗機,還有約179架各型“幻影”戰斗機和數十架各型美制F-16戰斗機。
僅從戰斗機的數量上看,巴空軍的498架戰斗機僅略少于印度空軍的542架,而其中的主力機型性能上雙方相差無幾。
但有一個難以忽視的因素是:美國不允許巴基斯坦對印度使用美制武器裝備,因此美制F-16在此次沖突中根本沒有上場。
主要問題在于:印度所裝備的法制幻影和俄制米格、蘇-30戰機從體系上來說壓根不屬于一個系統,而是來自于相互對峙的兩個系統,在信息和武器體系共享方面存在巨大的鴻溝。
印度空軍
這就導致了印軍基地只能通過無線電來告知飛行員敵情,而印度飛行員之間只能通過互相喊話的方式傳遞信息。
這樣的巨大落差,好比是當年美國電影《星河戰隊》中,人類都有了可以接近光速航行的龐大星際艦隊,結果和蟲族作戰還得用手雷和自動步槍。
反觀巴基斯坦空軍,從預警機到戰斗機到武器系統全是一水的中國產裝備,殲-10C戰機實際上是完美適配了巴基斯坦多年來以中國裝備為核心搭建的空軍裝備體系。
雙方開打之后,巴基斯坦從預警發出信號到戰機飛行員按下導彈發射按鈕,超視距擊落印度戰斗機,其操作銜接如同你打開手機APP下單外賣一般絲滑。
6:0,甚至8:0的結果,本質上就是巴基斯坦空軍對印度空軍整體技術優勢的體現;就算戰機再先進,也必須有信息權、電磁權和武器系統配套。
被擊落的印度飛機殘骸
由于巴基斯坦空軍得到強大的預警機和地面雷達系統支持,航電性能和武器系統優于對手,盡管平臺飛行性能略弱,但對抗平臺飛行性能更強的一方也能具備碾壓性的優勢。
或許WDMMA對世界空軍的排名單從飛機性能比較上來看沒有錯,但這次巴印空戰的結果至少從局部證明:武器和零部件萬國造的軍事力量在實戰中永遠比不過自主研發體系化的成套裝備。
這又讓我想起了一個非著名笑話:印度前空軍司令阿尼爾·科斯拉元帥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根據WDMMA的數據,中國空軍的戰斗力要比印度空軍低5-6個點,而且中國的殲-20戰機實際性能根本沒有實例支持。
只能說這次巴印空戰的結果,很不巧是對這位空軍元帥的無情打臉。
世界軍事裝備的未來,就是體系致勝,體系對抗的時代,靠單一先進裝備就能取得戰爭勝利的假設早已過時了。
主要數據來源:Global Air Powers Ranking (2025)
https://www.wdmma.org/ranking.ph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