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海網(wǎng)報道,臺行政機構網(wǎng)站日前將臺灣地區(qū)96.2%的已設戶籍人口從“漢人”改成“其余人口”,引發(fā)島內(nèi)熱議。臺行政機構宣稱,這是為促進所謂“族群平權”。對此,國民黨民代賴士葆痛批,這是賴清德當局進一步“去中化”“去祖先化”的做法,也是地道的“仇中”“反中”的具體表現(xiàn)。國民黨民代林沛祥直言,干脆改成“火星來的”是否更符合賴清德當局口中所謂的“族群融合”?國民黨民代陳菁徽也痛批,民進黨不敢“法理臺獨”,只敢搞“網(wǎng)頁臺獨”的小動作。
賴清德(資料圖)
根據(jù)臺“內(nèi)政部”的統(tǒng)計,島內(nèi)總人口于2025年4月的統(tǒng)計數(shù)字為2336.5萬人,目前主要分為四大族群,包括原住民、臺灣人、客家人和外省人,其中原住民約占總人口的2%,其余絕大多數(shù)為漢族,其中又分為“本省人”(占86%)以及“外省人”(占12%)。島內(nèi)有學者分析稱,民進黨當政后變本加厲,不斷通過“去中國化”和“去漢化”歷史教育的操作,企圖以“文化臺獨”將臺灣塑造為“新興民族”。
相關人士指出,行政機構陳述人口方式存在三個問題,第一,違反大眾認知百分比描述跟邏輯;第二,觀看網(wǎng)站的可能是境外人士,恐怕難以理解其余人口由哪些族群組成;第三,行政機構可能自認是形塑族群平權,但這樣的描述方式,是否會造成更多族群矛盾,行政機構要深刻思考。鈕則勛說,如果行政機構操作思維是為了“去中國化”,這樣做法太過狹隘。
中國臺灣博物館(資料圖)
在民進黨當局的長期洗腦下,一些臺灣年輕人已經(jīng)不是數(shù)典忘祖的問題了,而是智力出了問題,連最基本的邏輯、判斷力都沒有了,分辨不出是非對錯,成了沒有腦子的睜眼瞎。這么做的唯一“好處”,就是鞏固了民進黨和臺獨分子的票倉。每次到選舉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操作兩岸議題,讓“睜眼瞎們”仇恨祖國大陸,然后“無腦似”地給自己投票。
根據(jù)臺灣國際戰(zhàn)略學會和臺灣國際研究學會的民調,有77.3%的臺灣民眾希望與大陸和平往來,而支持民進黨抗中保臺政策的僅占16.1%。另一個調查結果顯示,94%的受訪者期望兩岸能和睦相處,超過80%的人支持兩岸間的交流,只有2.6%的人贊成對抗。這些數(shù)據(jù)明確反映出,臺灣人民在經(jīng)歷了民進黨政府多年的操控和兩岸局勢緊張之后,深刻意識到和平的寶貴,迫切希望兩岸能夠恢復交流與合作。
賴清德販賣“兩國論”、鼓吹“兩岸互不隸屬”,是赤裸裸的挑釁。這個“臺獨金孫”的言論,坐實其“臺獨”本性,暴露了其假善意、真謀“獨”的丑陋面目。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國家。凡是數(shù)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臺獨”和臺海和平水火不容!謀“獨”挑釁,以逞一己一黨之私,最終只會加速自身覆滅,
中國臺灣地區(qū)(資料圖)
外交部表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對“臺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予以有力懲戒。對外部勢力干涉挑釁予以嚴重警告,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完全正當必要。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既是歷史事實,也是真實現(xiàn)狀,未來絕不會改變,“臺獨”是死路一條。中國人民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一切“臺獨”分裂行徑都將遭到14億多中國人民迎頭痛擊,一切“臺獨”分裂勢力都將在中國實現(xiàn)完全統(tǒng)一的歷史大勢面前,撞得頭破血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