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六,黃浦區醫療保險事務中心都會安排工作人員值班,為廣大參保人和居民提供醫保相關事務的事項辦理和咨詢服務。近日,記者走訪黃浦區醫療保險事務中心,傾聽參保人講述自己身邊的醫保小故事,以及醫保工作者介紹醫保新變化。
辦理業務、就醫配藥,越來越便捷、高效
每周六值班這件事,遇到勞動節等節假日也不例外。當被問及參保人節假日不休息也要來辦哪些醫保事項時,醫保工作人員王韜回憶了他在5月3日的值班經歷。
“你好,我將到其他省市出差一個月,通過手機在線上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時,總是無法通過實名認證,你能幫我看看怎么回事嗎?”一位澳門籍參保人前來中心求助。王韜根據這位參保人提供的個人信息登錄醫保系統之后,發現癥結在于這位參保人辦理參保時使用的證件信息,與其線上辦理業務時提供的證件信息不一致。王韜為其進行了詳細說明,并且以現場發送手機短信驗證碼的方式,幫助其完成了實名認證以及異地就醫備案的操作。除此之外,王韜發現這位參保人還沒有開通醫保碼這一情況之后,向其進行了介紹,并且幫助其完成了醫保碼的開通。這位參保人滿意而歸:“非常感謝你的幫助。節假日服務不打烊,業務幾分鐘就能辦完,再加上有了醫保碼,我出差期間只要帶了手機就能看病,為我們中國的醫保點贊!”
“到醫院看病、配藥也越來越酷炫。”另一位前來辦事的居民說起了自己就診時的經歷和體驗:最初,每次看病前都要把病歷本、醫保卡放在包里,要是忘帶了,只能改天再去醫院;有了醫保碼之后,身體出現不舒服,可以隨時去醫院,用手機出示醫保碼就能刷醫保,后來還可以將老人和孩子的醫保碼作為親情賬戶綁定在自己的手機上,這樣帶老人或孩子看病也很方便。“上個月我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藥,還體驗了一把刷臉就醫,從掛號看診,到配藥付費,全程刷臉的感覺很酷炫!”
斷保時間越久,待遇等待期越長
“不過,與辦理異地就醫備案不同,2025年開始,部分參保人享受醫保待遇新增待遇等待期,每一位參保人都需要注意。”
據工作人員介紹,我國居民醫保當前還不是強制參保,設置等待期實際上是對所有參保人的保護。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就可能有部分人員選擇性參保繳費,在健康時不參保不繳費不做貢獻,在生病時參保繳費享受別人的貢獻,這對其他參保群眾來說是極不公平的。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參保人員因未按照政策規定及時參保繳費,導致無法立即享受醫保待遇,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享受,這段時間即醫保待遇等待期。在醫保待遇等待期內發生的醫療費用無法報銷,需要參保人自己承擔。
自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置參保后固定等待期3個月,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繳1年,在3個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礎上再增加1個月的變動等待期。不過,考慮到參保人實際情況,允許參保人通過繳費修復變動等待期:繳費參照當年參保地的個人繳費標準,每多繳納1年的費用可以減少1個月的變動等待期。但連續斷繳4年及以上的,修復以后的變動等待期不少于3個月,加上原有3個月的固定等待期,需至少等待6個月。
工作人員特別提醒:“如果職工因為失業,導致職工醫保斷繳,建議盡快前往就近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進行失業登記。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失業保險基金代繳,個人無需自行繳納。若不進行失業登記,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可以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醫保,本市戶籍人員還能以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方式及時續保,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醫保待遇。”
記者手記:
醫保政策關乎每位參保人的切身利益,及時了解其變化至關重要。在黃浦區醫療保險事務中心走訪過程中,通過工作人員的詳細解讀,記者對醫保待遇等待期等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深感醫保服務的溫暖與進步。從便捷的醫保碼到人性化的新政策,醫保制度不斷完善,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工作人員在周末和節假日堅守崗位,耐心服務,令人敬佩。希望廣大參保人重視醫保參保和續保,避免因斷保導致的待遇等待期問題,確保在需要時能及時享受醫保帶來的便利與保障。讓我們共同關注醫保政策,積極參與醫保保障體系,為健康生活保駕護航,共同守護這份民生福祉。
記者 / 宋梅
編輯 / 孫沖
圖片 / 宋梅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