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東門街道十六鋪綜合網格,新增了一處共益空間——“十六鋪·零距離家園·西姚驛站”。以黨建為引領,在十六鋪街區多元力量共同支持下,這里不僅設置了“東門鷗·哥騎士加油站”,配備了冰箱、微波爐、桌椅、輪椅等設施,讓快遞、外賣小哥及保潔等戶外工作者在需要時,就近給手機充電、冷藏或加熱飯菜、補充水分,以及每周不重樣開展的小家電維修、測量血壓、配藥、理發、磨刀等各類便民服務。
種種暖心舉措,讓居民們在這里找回了老坊弄里特有的煙火氣和熟悉感,大家親切地稱呼這里為“四間坊”。
“零距離家園”解紛爭,社區喜獲空間禮
“四間坊”位于學院路36號,由一排4個相鄰的平房組成。在寸土寸金的黃浦區,尤其是公共服務空間捉襟見肘的西姚居民區,這樣的空間配置堪稱“奢侈”。近日,記者走訪“四間坊”時,了解到成為共益空間之前,“四間坊”曾差點不復存在,這是怎么回事?
“四間坊”地處圣蓮大廈地下車庫出入口,由開發商在建設過程中建造,用于工作人員休息或儲存物資。近幾年,針對“四間坊”的去留一直存有爭議。有的居民認為其堆放雜物太浪費,不如將其拆除,擴大車庫出入口面積;有的居民則認為拆掉后換來的也只是一小塊空地,不如好好規劃使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甚至還引發了幾起12345和信訪投訴。
在街道指導下,西姚居民區黨總支、十六鋪街區黨支部、圣蓮大廈業委會、物業公司和居民代表共坐一堂,圍繞建筑的性質、功能及拆除必要性進行了討論。圣蓮大廈業委會主任表示:“原業委會辦公用房較小,這幾間房可以給業委會使用,方便業委會平日接待和議事?!苯謪^黨支部也表示:“在附近沿街商鋪走訪過程中,大家曾提出網格主陣地離西姚較遠,這幾間房也可以作為街區黨支部延伸陣地,方便為周邊‘小個專’提供服務?!笔ド彺髲B物業聽后主動表態:“愿意騰空后免費提供給業委會和街區黨支部使用,同時西姚居民區公共空間有限,這里也可以用于開展各類公益活動?!苯涍^協商,與會代表們一致同意保留這4間平房。
“黨建引領”陣地融合,四間房變“四間坊”
如何用好這一空間,讓周邊居民得實惠?房間的硬件改造和軟裝布置,所需的人、財、物,從何而來?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街道將此列為基層治理骨干培訓項目——“東門群雁薈”之“強雁隨行”基層治理團隊項目之一,由區級書記工作室帶教書記、十六鋪網格西姚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蔣秀華牽頭,聯動街道其他兩個網格的居民區書記組成團隊,共同匯集黨建聯建單位、兩新黨組織等提供資源支持,街區黨支部、居民區黨總支廣泛聆聽沿街商鋪、社區群眾的日常服務需求,很快交出了“答卷”:
老城廂網格查俊超書記聯系了企業上海昌林勞務服務有限公司負責水電改造、墻面粉刷等硬裝任務;董家渡網格朱紅霞書記和十六鋪網格新興領域企業中民投捐贈了桌椅;十六鋪街區黨支部鏈接了上海日行新社區服務中心黨支部,承擔起“東門鷗·哥”服務地圖等服務海報的設計與制作;軟硬件裝修完成后,開展服務所需的家電陸續入駐:雙結對、雙報到支部——黃浦區工人文化宮黨支部送來了電冰箱;圣蓮大廈與學院小區業委會搬來了微波爐,熱心居民蔣師傅拎來了全自動熱水壺……
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參與與支持下,“四間坊”很快投入使用——沿街第一間房為“東門鷗·哥騎士加油站”;第二間是社區綜合為老服務空間;第三間和第四間互通,是十六鋪街區黨支部開展街區議事以及圣蓮大廈業委會開展會議、接待來訪的共享空間。蔣秀華高興地說:“大家通過民主協商,不僅‘四間坊’的爭議得到解決,還一步到位實現了新業驛站、社區為老服務、業委會、街區黨建等4個實體陣地的融合?!?/p>
眾人拾柴火焰高,服務凝聚鄰里情
記者注意到,在“東門鷗·哥騎士加油站”入口處的外墻上,有一個雖然個頭很小,但卻能24小時守護社區的按鍵。無論白天還是夜間,需要借用微波爐、輪椅的居民和沿街商鋪店員,亦或是輪胎沒氣的小哥只要按下按鍵,距離“四間坊”幾步之遙的圣蓮大廈門崗內就會立刻響起鈴聲,保安師傅聽到之后,就會拿上鑰匙,在1分鐘之內趕到共益空間,為各類人群提供所需之物。
記者從“四間坊”的窗戶上看到,包括24小時輪椅服務在內,“四間坊”提供的種種便民服務,都是結合了“10分鐘社區生活圈”打造,以及周邊居民、騎手小哥等群體的日常需求,并且通過在社區內挖掘達人,以及依托十六鋪網格“多格合一”共治平臺邀請家電修理等方面的能工巧匠,讓居民們在家門口就能以優惠價格享受到各類服務。騎手更能從“地圖上”一覽獲知就近的其他騎士加油站。
十六鋪街區黨支部坦言:“目前‘四間坊’的輻射范圍已突破西姚居民區地理界線,不僅覆蓋十六鋪網格內各居民區,更吸引了相鄰街道的居民前來體驗。根據周邊居民、商鋪和小哥需求,我們將動態調整服務項目,相關預告和變更,會及時通過‘社區云’等方式告知居民。另一方面,也希望有更多能人、達人、企事業單位積極加入‘四間坊’的服務隊伍,讓社區居民的‘10分鐘社區生活圈’更加豐富、更加精彩?!?/p>
“這樣的公益空間,誰能不愛?我也想作為居民盡一份力!”值得一提的是,居民作為“四間坊”的受益者,開始積極反哺社區。比如每周二上午9:00,熱心居民童阿姨都會帶著家里的血壓計,出現在綜合為老服務空間,為鄰里提供免費量血壓的服務,用實際行動詮釋“零距離家園”“解百家情、暖百家心”的內涵與溫暖。
發稿之前,記者還獲得最新消息,依托區域化黨建平臺,上海太保藍公益基金會即將牽手街道在“四間坊”打造“藍智家”,為社區居民開展認知障礙早期篩查服務,推進老年認知障礙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為老年人群體守護記憶健康。
記者 / 宋梅
編輯 / 陳露露
圖片 / 宋梅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