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月是屬于咖啡節展的季節。不久前,在上海來福士廣場商場與辦公樓之間的連廊上,一個僅有20個咖啡攤位的市集卻吸引市民無數,辦公樓白領都說:“從來沒見過連廊有這么多人,稠密得下不去腳。”
上海來福士廣場開業20余年,是很多市民游客來人民廣場商圈逛游的必到之處,承載著城市記憶與商業輝煌。正是這樣一座成熟的商業體,建立屬于自己的市集IP還是頭一回。因為成功的市集需要長期投入,以固定頻率的活動吸引穩定客群,而這也是人民廣場區域商業樓宇想盤活沿街面露天區域時,普遍遇到的難點:活動報批手續多、流程周期長、多個部門來回跑……
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在黃浦區南京東路街道舉辦的樓宇經濟座談會上,企業直抒胸臆,提出訴求,街道干部迅疾搭建平臺、整合資源,聯動區城管執法局、區消防支隊、區燈景所等職能部門跨前參與,將分散審批變為集體輔導,將一整年活動“打包式”審批。從提出需求到項目落地,僅用時一個半月,上海來福士廣場首期“人廣綠洲”市集便熱鬧開場,激活城市街區煙火氣。
首期“人廣綠洲”以咖啡為主題。采訪對象供圖
老連廊的新生機
人民廣場站是上海最繁忙的軌道交通換乘點之一。許多周邊居民和白領走出了經驗,出站后都習慣于從來福士商場與寫字樓之間的一座連廊穿過,不僅因為這里能遮陽避雨,而且還可以在商場內擁有多元豐富的購物體驗,極為便利。
天然形成的人流量與消費習慣彌足珍貴,何不將連廊充分利用起來,定期舉辦市集活動?當上海來福士廣場項目負責人郁文宜在樓宇經濟座談會上提出自己的設想時,得到在座眾多同行的呼應,因為人民廣場商圈的商場大多歷史較為悠久,戶外空間緊湊,想要開展活動并不容易。有一種“流量悖論”制約了戶外市集經濟的活力。一方面,流量優勢給足經營主體動力創新經營模式和業態形式;另一方面,流量太大導致管理手勢趨緊,活動報批流程繁瑣,讓企業望而卻步。
而來福士廣場提出利用連廊開設市集,則是有充足準備與考量的。郁文宜介紹,連廊誕生之初本是一個行人通道,近年來商場啟動內部煥新改造和外立面更新,其中針對連廊進行了功能改動,將生活垃圾房、設備間轉入地下,2家輕餐飲店開張,駐足的客人漸漸變多。“今年,我們為它取了個名字‘人廣綠洲’,和人民公園遙相呼應,希望這里能成為都市白領小憩放松的地方。”郁文宜說。
首期“人廣綠洲”以咖啡為主題。采訪對象供圖
設想一出,大家都覺得眼前一亮。“我們把企業需求整理成了清單。”南京東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熊靜介紹,企業拿出了營造市集IP的年度計劃,活動豐富緊湊,但也需要方方面面考慮周全,因此街道牽頭,將城管、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以及活動主辦方、企業代表多次開會和實地考察,商討活動的細節和方案。在場地安排上,充分考慮了人流量和攤位布局,精心規劃活動空間,確保商家能夠順利經營,市民能夠便捷游覽。在安全保障方面,協同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進行全方位監管,為活動筑牢了一道堅實的安全防線。
20個市集攤位的名額,很快就報名滿了。郁文宜介紹說,首期活動以咖啡為主題,一眾精品咖啡店在現場提供現萃咖啡,在氤氳咖啡香里,“人廣綠洲”市集的聲量一下就打出去了。
營商服務做乘法
“你們有成系列的活動,可以打包報批。”協調會上城管部門工作人員的一句話,讓“人廣綠洲”市集的籌辦效率有了指數級的提升,企業提交年度市集計劃,年內即可免于重復報批審核,啤酒節、美妝節等都已經在籌備招商中。
街道搭建平臺,多部門召開座談會回應經營主體訴求。采訪對象供圖
這也讓各方對“人廣綠洲”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思考。
過去,企業向不同的部門遞交審批,各部門缺少“通氣口”,對于創新和大膽的活動設計,態度較為審慎。而有了街道搭建平臺,彼此之間則有一種要“辦成事”的心氣。熊靜感受頗深:“大家坐在一起,不會說‘你這個可能不行’,而是指導企業做提升,因為大家的目的是相同的。”
上海加力提速推進2025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攻堅突破任務”中,提出支持街鎮營商環境建設,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大家現在需要的是信心。”郁文宜感受到區域的營商環境日趨向好,“人廣綠洲”的成功舉辦給了很多人信心,“企業的主動創新,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一個成功的案例打開了一個區域的發展希望”。
如果說“人廣綠洲”是一個特例,郁文宜還期待能將這一審批流程固化,“可以是多部門聯審模塊,或是可選擇式菜單,這樣即便不知道‘人廣綠洲’的故事,也能辦成自己的活動。”
作為服務企業發展的“身邊人”,南京東路街道將強化“街鎮吹哨、部門報到”協調機制提升服務效能積極發展活力街區,對店招、外擺、戶外餐飲、夜間經濟等業態,優化審批流程,制定合規指引,落實包容審慎監管,合力激活城市煙火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