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對于全軍來說就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也是軍人頒發榮譽的日子,當時中南海可謂是熱鬧非凡,不過臺下有一位將領卻沒有授予任何軍銜,他卻依舊保持微笑,看著臺上獲得軍銜的眾人,那么這個人是誰呢?他又為啥沒有獲得軍銜呢?
其實這個人就是滕代遠,他還曾經給彭老總做過搭檔,如果就資歷與功績來看,他完全能夠授予元帥。可是卻什么軍銜也沒有獲得,這就讓人疑惑了,當時他到底發生了什么,才與軍銜失之交臂呢?
1928年,在平江起義中,滕代遠可是發揮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他冒險去說服彭老總,就沒有之后的紅五軍。并且兩個人則成為了軍政搭檔,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雖然在起義之后,也有不少人對革命未來比較迷茫,好在滕代遠用一首通俗易懂的歌曲,堅定了不少人繼續革命的決心,最后也讓紅五軍順利抵達井岡山,同紅四軍匯合,讓紅軍部隊發展壯大。
1930年紅三軍團接到任務需要攻打長沙,而當時紅軍的能力根本就無法同敵人硬碰硬,在這樣的情況下,滕代遠建議可以先去岳州補充武器,然后再回來攻打長沙。而滕代遠的這個建議不僅讓紅軍順利攻下長沙,還讓部隊減少損失,也是紅軍時期首個攻占下來的大城市。另外在蘇區反圍剿作戰中,滕代遠又一次展現出了他高超的政治工作能力。特別是在五敵人的第四次反圍剿作戰中,滕代遠竟然創建了五分鐘動員的制度,就是在作戰的間隙給戰士們進行思想上的動員,而這也增加了戰士們作戰的決心與動力。
在廣昌戰役我軍戰敗之后,滕代遠就帶著炊事班進入戰壕中,給戰士們送去熱湯,這也溫暖了戰士們那受傷的心靈。而這也為后續的作戰增加了不少的士氣與戰斗力,至于滕代遠創造的這些政治條例,也都被寫入了紅軍政治干部的工作條例中。
1934年10月,滕代遠突然接到了中央的命令,讓他去軍委動員武裝部擔任部長。雖然表面上是降職了,可是這也是中央對他能力認可的一種表現,因為他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給紅軍增加八千新兵。
1948年,西柏坡中央會議持續到了深夜,周總理就將一份文件拿給了滕代遠,還說全國解放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不過中央需要你這個老將領轉戰到新的戰斗場地。而這個文件內容就是關于鐵道部的一系列安排與措施。
這樣突然的工作變革,并沒有讓滕代遠有任何的猶豫,他對于上級的命令是絕對服從的態度,于是她就開始籌備鐵道部,雖然當時的條件比較簡陋,可是滕代遠卻能夠動員一切力量,將這個任務完成。正是他的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精神,讓鐵道部慢慢成型,后來在朝鮮戰爭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連毛主席都對滕代遠的能力非常的稱贊,滕代遠就是這么一個不為名利,卻又為國家建設無私奉獻的人。
1955年在全軍進行授銜之前,相關部門需要對這些將領進行評銜,當時就有人提議給滕代遠授予大將,畢竟他曾經給彭老總做過搭檔,并且紅五軍還是他們一起創建的,在戰場上滕代遠也參加不少的戰斗,立下大功,他怎么說也應該有軍銜。然而滕代遠在聽說之后,就向中央表示,自己已經離開了部隊,就不要再占部隊里的榮譽了,這也就看出滕代遠的坦蕩胸懷。不會為榮譽與別人爭的頭破血流,他的心里就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為人民與國家的建設服務,這是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