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全國各地溫暖、濕潤,非常適合進行體育測試。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體育中考都安排在四五月份。對于體育考試來說,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包括力量、耐力、靈活性和速度,以及技能熟練程度,都會顯著影響考試時的表現。
體育考試跟文化課考試一樣,也有考生因臨場發揮不佳,導致成績不理想。那么,考生如何放手一搏,在考場上正常發揮呢?
臨場發揮優化策略
1
壓力管理及情緒疏導
臨場緊張時,考生可采用“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7秒-呼氣8秒),調節副交感神經,緩解焦慮情緒。同時,家長和老師可幫助考生建立“過程導向”思維,即完成標準動作比追求完美表現更重要。
2
合理安排作息和飲食
建議考生在考試前一天晚上8時前吃完晚餐,七分飽即可;9時30分開始睡前準備,可以熱水泡腳10分鐘;10時前入睡,保證7~9小時睡眠。考試當天早上7時30分~8時起床,自然醒最佳;8時30分前吃完早餐。
飲食上,考生在考前要減少或者避免攝入不易消化的食物,如大魚大肉、高油脂食物,這些食物消化較慢,會增加胃腸負擔。白粥、饅頭等精制碳水化合物更適合在比賽前食用。考生不要在考前吃平時沒有吃過的食物,避免身體不適應,同時注意飲食衛生。考前24小時,考生吃七分飽,也可以隨身攜帶巧克力或小點心之類的零食補充能量。
3
做好考前拉伸及熱身
考前60分鐘,考生可以進行熱身運動,重點做下肢動態拉伸,如高抬腿踏步、行進間弓步轉體、側弓步摸地、動態踢臀等動作。
考生也可以根據具體項目進行專項熱身,如跑步項目可以進行高抬腿、后踢跑和加速跑;投擲項目可以做彈力帶繞肩和藥球拋接。
老師家長溫馨助考
體育中考是學生們的主場,也牽動著老師和家長的心。家長要確保孩子飲食均衡,也可幫孩子準備一套備用運動服。在考前一周,家長要跟孩子商量,一起制定訓練和作息時間表。如果孩子過度焦慮,家長要幫助孩子緩解,可以通過鼓勵性語言增強孩子的信心。
體育老師在考前一周可以調整訓練量,把技能類項目的訓練強度控制在50%,體能類項目的訓練量降至30%,但強度要保持在90%。同時,體育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針對個別焦慮情緒嚴重的學生,班主任老師可以召開班會,傳授緩解緊張的方法,如有必要,可進行一對一疏導,幫助學生保持好心態。
進入測試場地后,體育老師可帶領學生充分熱身,重點激活考試項目相關肌群,提醒學生注意規則細節。考試中觀察學生的狀態,通過簡短提示,如“控制呼吸”“穩住節奏”,幫助學生調整。
老師要確保學生攜帶合適的裝備,如防滑跳繩、輕便跑鞋等,備齊飲用水和應急藥品;考試期間與家長保持溝通,協調接送和飲食安排,避免學生因交通或飲食問題影響考試發揮。
合理安排輕松應考
學生在考前三天要固定作息時間,按考試當日計劃早起,避免熬夜或賴床打亂生物鐘。午睡控制在30分鐘內,防止影響夜間深度睡眠質量。睡前1小時遠離手機、電腦等藍光刺激,可通過熱水泡腳、冥想或聽輕音樂等方式,降低焦慮激素(皮質醇)水平,促進褪黑素分泌,確保高效睡眠,幫助恢復體能。
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考前出現焦慮情緒是正常現象。考試期間適當焦慮,有助于考出好成績。但過度焦慮,就可能影響正常發揮。
學生考前飲食需嚴格避免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胃腸不適或突發腹瀉。以米飯、面條等碳水化合物為主食,搭配易消化的蛋白質,如雞蛋、清蒸魚肉等,確保血糖平穩、能量足夠。
考生飲水應分次進行,考前2小時攝入300~500毫升,考前30分鐘停止大量飲水,以避免跑步時出現腹痛或岔氣。
學生考前2小時不宜洗熱水澡,洗熱水澡會導致肌肉、神經過度放松,難以發揮出原有水平。
來源:《大眾健康》雜志
文:首都體育學院 張康 楊子騰
策劃:余運西 張燦燦
編輯:欒兆琳 范洪巖 李詩堯
校對:楊真宇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427O5NVM】獲取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