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渤海街道愛民社區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新構建“語言互通學、文化浸潤學、沉浸體驗學”三維學習體系,將民族團結教育融入社區治理各環節,推動各族群眾在互學互鑒中凝聚“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思想共識。
語言互通“互動學”,打破交流屏障。“普通話不僅是交流工具,更是增進理解的鑰匙。”愛民社區組織各族群眾集中開展“推廣普通話”宣傳宣講活動,紅石榴宣講員進小區進家門,宣傳學說普通話的重要性,讓普通話成為聯結各民族的“文化紐帶”,提升各族群眾的普通話水平。目前已開展集中宣講2次,進小區宣講3次。
文化浸潤“深度學”,厚植團結基因。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載體,通過書記領學、黨員互學、案例研學等形式,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活動,推動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入腦入心,引導黨員群眾在學思踐悟中當好民族團結的倡導者、踐行者和守護者。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長廊”為陣地,組織各族群眾參觀學習,一幅幅生動的圖文展板、一段段感人的民族故事,通過“紅石榴宣講員”的深情講述,再現了“彝海結盟”“三千孤兒入內蒙”“新疆大叔亮黨徽”等民族團結佳話,將各族文化交融的歷史脈絡娓娓道來。共開展宣傳教育活動5次,受益群眾達200余人次。
沉浸體驗“科技學”,創新學習載體。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還設置了“VR智慧黨建館”,讓各族群眾在科技的加持下,身臨其境地感受黨的光輝傳統,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真諦。“我們雖習俗不同,但血脈里流淌著同樣的家國情懷。”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動情說道。
通過“三維學習法”,實現了從“單向灌輸”到“雙向互動”、從“理論說教”到“實踐體驗”的轉變,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基層落地生根。下一步,愛民社區將持續拓展“學習+服務”模式,推動民族團結教育與民生服務深度融合,形成“共學共樂共發展”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殷海英)
來源:敦化市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