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有時是把自己的血放出來給不相干的人去喝。”老舍先生這句話說得太扎心了。生活里我們總覺得大方是美德,可有時候掏心掏肺換來的不是真心,而是別人蹬鼻子上臉。
老祖宗說“升米恩,斗米仇”,這話細琢磨,還真有道理。有三件事大方過了頭,反而會把人緣搞砸。
一、金錢往來上,打腫臉充胖子的大方要不得
老話講“親兄弟,明算賬”,可好多人覺得談錢傷感情。朋友開口借錢,明明自己手頭也不寬裕,咬咬牙就借了;同事聚餐,搶著買單生怕別人說小氣。但你知道嗎?太宰治在《人間失格》里寫:“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絕的能力。”一味地在錢上慷慨,只會慣壞別人。
前陣子我有個發小,大學剛畢業就被同學借走半年工資。對方說“救急”,結果轉頭買了新手機。發小不好意思催,最后拖了兩年才要回來,關系也徹底僵了。老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可總有人把別人的善良當提款機。記住,你沒義務當別人的“人形支付寶”,該拒絕的時候就得硬氣點。
二、時間精力上,不懂拒絕的“老好人”最吃虧
“老好人”這個詞,聽著像夸獎,實則是個大坑。魯迅說過:“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有些人找你幫忙,明明是他自己分內的事,還擺出一副“你不幫就是不夠朋友”的架勢。你犧牲休息時間熬夜改PPT,換來一句輕飄飄的“謝了啊”;幫同事帶了半年早餐,最后連句“辛苦”都沒有。
村里有句俗話叫“慣子不孝,肥田收癟稻”,放在人際交往里也一樣。你越是有求必應,別人越覺得你的付出理所當然。要學會把時間留給真正值得的人,別讓自己成了24小時待命的“免費勞動力”。
三、情感投入上,掏心掏肺反而傷得最深
張愛玲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可現實是,你把傷疤揭開給人看,換來的可能是背后的嘲笑。有些人嘴上說著“我就跟你吐槽一下”,轉頭就把你的秘密當談資。老家有句土話叫“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話聽著冷漠,卻是扎心的真理。
我有個同事,失戀后天天找閨蜜傾訴,結果沒過多久,整個部門都知道她被甩的細節。情感上的大方,不是見人就倒苦水,而是要學會篩選值得信任的人。畢竟真心就那么多,給錯了人,最后受傷的還是自己。
總有人覺得“吃虧是福”,可盲目的大方根本不是福氣,是傻!記住,善良要帶點鋒芒,大方也要有底線。該拒絕的時候別心軟,該計較的時候別裝大度。老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但人要是傻過頭,就只剩被人欺負的份了。往后的日子,多心疼心疼自己,把真心和善意留給值得的人,這才是攢好人緣的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