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韓國的高等教育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隨著學齡人口的減少,越來越多的地方大學因生源不足而陷入困境,甚至不得不宣布關閉。這一現象引發了廣泛關注與深刻反思。
在2018至2022年的幾年間,韓國的地方大學中已有20余個專業消失。首爾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和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聯合發布的《人口變動和未來展望》報告預計,2042年至2046年間,韓國國內大學數量將減少至190所,僅為2021年(385所)的49.4%。
有分析稱,韓國人口負增長與首都圈人口過度集中,是地方大學招生困難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韓國生育率位列倒數第一,成為全球唯一生育率低于1的國家。
面對洶涌而來的地方大學倒閉潮,增加財政支持是短期內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從長期看,在韓國少子化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提升大學的吸引力、解決生源問題,才是大學能夠正常運行的關鍵。
有分析認為,為擴大生源可考慮在地方大學積極推廣技術類專業,開發面向不同年齡段的職業教育課程,并適當放寬入學要求,以吸引更廣泛的學生群體。這類學生更有可能留在當地就業與發展,從而對地方的教育和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循環推動作用。
從地方政府來說,則要考慮充分利用中央政府下放的財政權限,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制訂教育計劃,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質量。
此外,如何留住地方大學的學生在地方發展也是一大關鍵。這要求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合作劃定教育發展特區,培養當地人才,建立符合本地特色的宜居環境,以教育發展促進地區振興。
來源:《環球》雜志。
作者:李冬新,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教授,中日韓思想庫網絡研究基地(威海)主任,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聲明:麥可思研究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18602824882),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