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起飛后,都沒開雷達,一直保持靜默狀態,只有紅旗9的雷達是開著的。印度戰機因為殲10沒開雷達,所以根本不知道殲10已經起飛了。不過他們能感覺到自己被紅旗9的雷達給鎖定了。于是,印度戰機就一直保持警惕,和紅旗9保持距離,隨時準備躲避攻擊。
印度戰機飛行員應該知道有預警機在空中;預警機不可能不開機;阿三應該知道自己被預警機盯著......吃虧在于,低估了PL15導彈的射程。除非有能力打預警機,否則這個戰法體系,想明白了也破不了。可他們沒想到,紅旗9只是鎖定,并沒有發動攻擊。和印度各種外國造的裝備不同,巴基斯坦這次用的全是中國裝備,所以數據能同步。這就好比家里用小米全家桶,所以家庭智能化程度很高,很方便。換過來說,蘋果、華為、小米、各種品牌都用著,就沒法實現全家智能自動化。
預警機負責搜索偵查,地空導彈的雷達負責鎖定目標,而真正的導彈是從戰斗機上發射的。這個戰術的確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但對體系的要求是很高的。紅旗9鎖定印度戰機后,沒發射導彈,而是把數據傳給了預警機和殲10。殲10發射了PL15導彈,先靠慣性制導飛行,等快接近目標了,再由預警機來引導。結果就是,印度戰機發現PL15導彈的時候,距離只剩60公里了,根本來不及跑。
有網友說60公里還來不及跑?這個距離如果能夠發現來襲的導彈就可以規避。網上說的是,當飛行員發現導彈時,已經近在眼前,只有幾秒鐘的時間,根本來不及動作就被擊中了。這說明他對速度一無所知,四倍速度差,你做什么規避動作都白搭,現在的空空導彈都是近炸引信,不是非要擊中才能摧毀,所以在有所謂的不可逃逸區。速度越快,慣量越大,越沒法應對終端的變化,飛機的戰術規避利用的就是這個原理。還有干擾彈等方式……
這次的戰術應該是吸取了4.29空戰的教訓。那次應該是殲10用自己的雷達進行鎖定,結果印度飛行員發現被鎖定后馬上就溜了,根本打不到。印度和中式體系作戰,一旦你被體系內的任意一個單元(預警機、衛星甚至是某個小兵)鎖定位置,那么對方就可能用任意一種或多種多個武器用任意一種或多種方式從任意一個或多個方向對你發起打擊,至于會怎么打擊那要看對方中樞系統計算后給出的最優打擊鏈是什么,你的視角完全無法預測這種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