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虹口區委宣傳部、上海廣播電視臺協辦的“家國萬里 時光故事會”上海市弘揚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主題活動在上海郵政博物館舉行。
此次主題活動在宣傳片《家書》啟幕,視頻中每一張泛黃的信紙、每一個斑駁的郵戳,都凝結著游子的鄉愁、父母的叮嚀,更承載著家國同構的深厚情懷。
活動現場,多組受邀家庭陸續登臺,動情講述跨越年代的家風故事和家國情懷,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折射出上海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隨后的“時光故事會”分享環節共分為海上傳家寶、家國萬里情、卓越熱土夢、愛的三分鐘四個篇章進行。
在“海上傳家寶”篇章,徐光啟、黃炎培兩位上海名人的后代,以及代代守護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所贈“江南第一牡丹”近500年的金書林家庭,帶著他們的“傳家寶”甘薯和牡丹先后登上舞臺,分享感人的家風故事。
在他們的動情講述中,現場觀眾看到了優良家風是如何代代相傳,并領悟到其中蘊含的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奉賢鄔橋學校的學生還在現場演出校歌《牡丹花開》,給每一位參會者獻上一株牡丹花,把牡丹花的代表的“自信自強”的精神傳遞給千萬家。主辦方貼心地為每位觀眾準備了小禮物—愛的三件套“牡丹花種子、鞋拔子、不求人”,把家的溫暖傳遞四方。
在“家國萬里情”篇章,則通過幾代從事國家建設工作的家庭案例,展現文明家庭傳承優良家風,厚植家國情懷,為國家建設貢獻家庭力量。這些家庭包括:父女兩代共同為“大飛機”航空夢想發揮光和熱的盧扣章家庭;從江南造船廠清潔工成長為焊接大師,為中國船舶事業厚植新時代“家”力量的朱瑞霞家庭;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四代家訓保家衛國、服務人民的王騰蛟家庭。
在“卓越熱土夢”篇章,每一組新上海人家庭、外國人家庭、海歸家庭都有一個可愛的昵稱,夫妻二人2013年回國建立實驗室,在玉米品質研究領域取得國際影響力的“玉米之家”巫永睿家庭,誠信經營河鮮,生意童叟無欺,用自己樸素的家庭故事生動詮釋新時代家庭觀的“賣魚郎之家”楊曉月家庭,父子兩代來滬14年,親歷這座城市飛速發展的“小籠包之家”那哲父子(尼泊爾)。他們共同上臺,將自己的故事寫進RAP,共同吟唱自己對上海的熱愛,海內外英才正通過家風建設吸引匯聚上海。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新時代的家庭教育應該是怎樣的?在“愛的三分鐘”篇章,被稱為“600號女神”的金金帶來了一場催人淚下的心理實驗,邀請四十組普通家庭進行“三分鐘對視”,揭開了城市生活忙碌的節奏中,家長和孩子的心聲和煩惱。現代生活彼此缺乏了解應該怎么辦?林琳、湯賢懿兩組家庭來到現場,用自己的故事給大家啟發與思考。
活動現場,主辦方還設置了一個特別的時光郵筒,與會人員將自己手寫的活動定制明信片投入時光郵筒,這些明信片將滿載著大家的祝福,發往全國各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關于培育弘揚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的工作部署,深化推進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建設,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共同組織開展了此次活動,希望通過活動打造傳承優良家風、引領家風文化的重要平臺,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原標題:《以“家”為鑰開啟文明新篇章,“家國萬里 時光故事會”昨在滬舉行》
欄目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郭劍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