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福田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大廳,醒目的語言服務標識就映入眼簾。
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1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曹崧)“早晨!有咩可以幫到你?(粵語)”“汝好!(潮汕話)”“相辦邁事?(客家話)”……這些充滿鄉音的對話,發生在深圳福田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近日,這里上線了一項新服務——多語言“鄉音窗口”,提供客家話、潮汕話、粵語和英語4種語言支持,來這里辦事的人高興地說,“不會普通話也不怕,在這里說家鄉話就能把事辦妥了。”
走進大廳,醒目的語言服務標識就映入眼簾。辦事群眾只要根據自己的語言習慣選擇窗口,就能找到會講“同款語言”的工作人員,完全不用擔心“雞同鴨講”。“以前我媽講普通話不流利,每次來都要我陪,現在有了潮汕話窗口,她自己也能搞定了。”一位市民點贊道。不少來深工作的港澳居民也享受到這項便利服務。“有粵語服務在,我們溝通無障礙,感覺特別安心。”一位香港市民表示。
中心工作人員朱港鋒介紹,這項服務是結合街道工作人員的語言特長設立的。“我們這邊‘藏龍臥虎’,有講客家話的妹子、會潮汕話的小哥、本地粵語‘老廣’,還有講一口流利英文的海歸同事,剛好組成一個多語種‘服務天團’。”
“有些阿婆阿伯看到有人會講家鄉話,臉上的笑容特別真誠。”志愿者李小姐說。據了解,福田街道還計劃逐步拓展語言種類,進一步提升服務精度和溫度。
“深圳果然很包容!”網友們紛紛點贊。從一個語言窗口開始,把服務做到人心里。福田街道用一聲聲鄉音,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也讓政務服務更有溫度、更接地氣。
來源:深圳特區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