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紡織工業部為張琴秋舉行追悼會。但是,張琴秋的骨灰在哪兒?1968年,張琴秋的遺體被送往八寶山火葬場,當時,沒有親人陪伴。當下,人們只能到八寶山火葬場去找找,看看是否有奇跡出現?
一般來說,找到的機會是微乎其微。但有個姓劉的老工人,他說:“張部長的骨灰,我保存著?!闭f罷,劉師傅從火葬場辦公室的一個柜子頂上,取下一個小木箱,把上面的舊報紙拿開,是一個貼著“張琴秋”三個字的骨灰盒。
眾人見此場景,紛紛落淚。那么,這個老工人為什么會保存著張琴秋的骨灰呢?這一切都要從張琴秋和她的第三任丈夫蘇井觀說起。
張琴秋和蘇井觀結婚之前,她曾有過兩段婚姻。張琴秋于1904年出生在浙江石門鎮。9歲的時候,她考入當地的振華女校讀書。五四運動中,時年15歲的張琴秋,懷著抗日救國的心情,與師生們參加了游行活動。
從1920年到1924年,張琴秋輾轉多個學校讀書。在上海大學上學的時候,她先后參加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國民黨、共產黨。1924年11月,張琴秋與沈澤民結為夫妻,那一年,張琴秋20歲。
1925年,張琴秋和沈澤民先后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第二年,兩人的女兒瑪婭出生了。1930年,張琴秋和沈澤民把女兒瑪婭安頓好后,分別秘密回國。1933年,時任鄂豫皖省委書記的沈澤民因病去世。
1936年,32歲的張琴秋與陳昌浩結婚。次年3月,陳昌浩下令西路軍突圍。當時,張琴秋在突圍過程中分娩,孩子出生后就夭折了?;靵y中,張琴秋被馬步芳部俘虜。8月,在周恩來的營救下,張琴秋被釋放返回延安。
1939年,陳昌浩去蘇聯養病。1941年,陳昌浩在蘇聯和新女友同居。至此,張琴秋與陳昌浩離婚。2年后,39歲的張琴秋與蘇井觀結婚。
1949年,45歲的張琴秋當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常務委員,并被任命為生產部部長。同年10月,被任命為紡織工業部副部長、紡織工業部黨組副書記。而蘇井觀則被任命為衛生部副部長。
張琴秋和蘇井觀都是副部長,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生活非常優渥。但是兩人都是老革命,即便當了大官,依舊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當20世紀50年代,國家對公務員實行供給制時,張琴秋就對身邊人說:
“凡是制度上沒有規定的,絕對不可以伸手去要;即使制度上規定有的,我不需要,或者蘇部長那里已經領了,夠用了,就不要再去領。要盡量為國家節省一分錢?!?br/>
張琴秋和蘇井觀的感情一直很好,政治上兩人是志同道合的同志,都是國家高級干部;生活上兩人是親密無間的伴侶,風風雨雨,攜手從延安一路走來。兩人結婚之后,身心是愉快的,由于張琴秋在西路軍時,在沙漠戈壁生孩子落下病根,此后就得了病,不能再生育。
雖然兩人沒有自己的孩子,卻絲毫不影響他們的感情。據身邊人回憶說:“經常看到他們像年輕人那樣,手拉著手,在院子里散步、聊天,或者緊挨著坐在沙發上談笑?!?/p>
1950年10月,張琴秋的女兒張瑪婭從蘇聯回國。1963年春,張琴秋和女兒到湖北紅安縣參加了沈澤民墓遷葬儀式。也是這一年的某一天,蘇井觀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去醫院一檢查,竟然得了肝癌。張琴秋得知消息后,心如刀絞。
盡管她知道蘇井觀的病情嚴重,但在他面前,依舊有說有笑。她不喜歡給丈夫太多壓力,期待奇跡發生。然而,張琴秋的愿望沒有實現,蘇井觀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臨終之際,蘇井觀放心不下張琴秋,昏迷后的短暫清醒,他總是說:“琴秋不能沒有我老蘇啊!”
1964年,蘇井觀因病去世。此后,張琴秋每年都去八寶山革命公墓為蘇井觀掃墓。每次見到劉師傅,張琴秋總會和他打招呼。張琴秋的平易近人,給這位劉師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8年,張琴秋永遠離開了人世。劉師傅見沒有她的家屬和單位的人來取骨灰,便悄悄地把張琴秋的骨灰保存起來,他相信一定會有人來取骨灰的。
劉師傅講完后,大家都很感動,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1979年6月23日,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召開了張琴秋的追悼會,很多重要的領導都參加了追悼會,有8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張琴秋的老領導徐向前元帥親自主持了追悼會,張琴秋的老同事錢之光致悼詞。
徐帥曾在他的回憶錄中,深情回憶了張琴秋在艱苦的長征和西征中的英勇事跡,也回憶了她和張國燾斗爭的往事。在黨史、軍史、婦運史、工運史,乃至紡織工業發展史上,張琴秋都做出過不朽的貢獻。這位紅軍女將,人民公仆,忠誠的共產黨員,人們永遠不會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