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mRNA疫苗真的可能引發年輕人心肌炎、心包炎!5月8日,瑞典研究人員在權威期刊《NPJ Vaccines》(Nature出版集團旗下期刊)發表研究,首次發現了與疫苗后心肌炎相關的特定基因變異!這一突破性發現不僅解釋了為什么極少數人(尤其是年輕男性)在接種mRNA疫苗后會出現心臟炎癥,還為未來開發更安全的個性化疫苗策略提供了科學基礎。
到底什么是心肌炎和心包炎?聽起來好可怕!
簡單說,心肌炎是心臟肌肉發炎,心包炎是心臟外層保護膜發炎。就像你跑步扭傷腳踝會腫脹一樣,只不過這次是心臟部分組織腫脹了。大多數情況下,休息和治療后能完全恢復。
新冠疫苗真的會導致心肌炎嗎?我該擔心嗎?
確實有極少數人接種后出現心肌炎,但這種情況極為罕見!研究顯示主要發生在年輕男性身上,通常在第二劑mRNA疫苗后一周內。比起疫苗,感染新冠病毒導致心肌炎的風險其實高得多!
科學家怎么發現基因與疫苗副作用有關的?他們研究了哪些人?
研究團隊分析了66名在接種疫苗后出現心肌炎或心包炎的瑞典人的基因,并與近5000名健康人對比。他們搜尋全基因組中的基因變異,看哪些變異在病人中特別常見。這就像在兩本幾乎一樣的書中找出不同的單詞!
他們發現了什么基因變異?
發現了兩組關鍵變異!心包炎患者中,SCAF11基因附近的三個變異(rs536572545、rs146289966和rs142297026)特別明顯。心肌炎患者(特別是接種莫德納疫苗的)則與LRRC4C基因中的rs570375365變異相關。這些就像是引發心臟炎癥的"開關"!
這些基因平時在身體里干什么的?為什么會與心肌炎有關?
SCAF11基因參與調控一種叫"焦亡"的細胞死亡過程,會引發強烈炎癥。攜帶某些變異的人可能在接種疫苗后炎癥反應特別強烈。而LRRC4C基因則與免疫信號和心臟功能相關,有趣的是,它之前就被發現與新冠感染的嚴重程度有關!
這項發現意味著什么?我們能用它做什么?
這簡直是解開謎題的關鍵!首先,它幫我們理解為什么只有極少數人會出現這種副作用。未來,可能通過基因檢測預測誰更容易出現副作用,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接種方案。甚至可能開發出針對這些炎癥通路的藥物,預防或治療疫苗相關心肌炎!
研究有什么局限?科學家們還需要做什么?
由于這種副作用非常罕見,研究樣本相對較小,結果需要在更大人群中驗證。而且,研究只發現了相關性,還需要進一步實驗來確認這些基因變異確實會導致心肌炎。科學家接下來會研究這些基因如何具體影響免疫系統對疫苗的反應。
總之,這項開創性研究首次揭示了基因變異可能在mRNA疫苗后罕見心臟炎癥中扮演重要角色。雖然這些副作用極其罕見,但了解其遺傳基礎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預測和預防不良反應,提高公眾對疫苗的信心。記住,科學總是在進步的,每一項新發現都讓我們離真相更近一步!
參考文獻:
Cavalli, M., Eriksson, N., Baron, T. et al. (2025).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myocarditis and pericarditis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 NPJ Vaccines 10, 88, DOI:10.1038/s41541-025-01139-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