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聞訊:5月12日,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市教委,市科協,市地震局,市氣象局,市紅十字基金會,河西區委、區政府,河北區政府等單位,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為主題,組織開展天津市防災減災日宣傳咨詢活動。
本次活動通過“主會場+分會場”協同聯動方式開展,主會場設在天津市景海道中學,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與鐘書閣分會場進行聯動。活動現場,主辦單位為在校師生贈送了《遇險自救完全指南》《大家的防災應急手冊》《災害心理防護》等書籍,內容涵蓋地震、氣象災害、應急救援等多方面知識,旨在引導學生們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應對災害的實際能力,在遇到危險時能夠冷靜應對,保護好自己和身邊人。
在學習體驗環節,4輛主題鮮明的應急安全科普“大篷車”開進校園,依托先進技術,通過圖文、影音、AI+VR互動等多種形式,模擬消防安全、用電安全、煙霧模擬逃生、地震體驗等多個真實場景,為在校師生開啟了一場沉浸式安全體驗,讓大家在體驗中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活動中,AI人形機器人通過語音、觸摸屏等方式與現場學生互動,及時準確回答問題,有效傳播災害防范知識;藍天救援隊員講解了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科學示范如何使用滅火器撲滅初期火災,并邀請現場師生進行滅火器實操練習;市氣象局宣講員通過氣象指揮車,講解科普氣象觀測數據對預報服務的作用,以及農業氣象災害防范、暴雨預警信號解讀、看云識天氣等氣象知識;市地震局講解員現場講解地震預防常識,科普相關逃生技能;來自市紅十字基金會的專家利用模擬人,向學生們展示了心肺復蘇要領、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正確操作手法等,切實增強青少年面對突發事件處理能力。
參與活動的師生紛紛表示,此次活動讓大家認識到災害就在身邊,必須學習掌握防災減災知識,提高排查身邊災害隱患的能力,確保災害來臨時能夠有效應對。
在鐘書閣分會場,主辦方以“鐘書奇遇記·安全小衛士成長之旅”為主題,將安全知識和書店場景深度融合,用闖關打卡和實景演練的互動模式,開啟了一場兒童視角的實景探險式科普,讓科普知識不只停留在平面,更永久地鐫刻在孩子們的心中。
(津云新聞記者白思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