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橋頭鎮鄉音調解工作室在東莞市福建商會橋頭分會正式揭牌,標志著全鎮基層社會治理創新邁入新階段。鎮黨委委員、“兩新”組織黨委書記陳紹文,社會工作事務中心、司法分局、統戰辦負責人及商會代表、流動黨員黨組織代表、鄉音調解員等14人參加活動。
鄉音聚合力 基層筑新篇會
鄉音調解工作室的建立是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三新工程”:既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新載體,也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新舉措,更是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創新新支點。工作室依托商會構建“鄉情紐帶+法治保障”雙輪驅動機制,開創了橋頭鎮基層調解工作的新模式。
多元人才庫 調解專業化
活動現場舉行了首批鄉音調解員聘任儀式,為橋頭鎮首批5名鄉音調解員頒發聘書。
該調解團隊具有兩大特色:一是“多語種”調解隊伍,涵蓋閩、粵、客家方言專家;二是“復合型”人才結構,包含黨員骨干、執業律師、婦女維權工作者等。
制度強保障 體系全覆蓋
會議還介紹了橋頭鎮“1+19+N”大調解格局,并詳細解讀了《橋頭鎮人民調解委員會鄉音調解工作室工作意見》,為工作室規范化、專業化運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政企話治理 共繪同心圓
座談會上,各商會、流動黨員黨組織代表共商基層治理新路徑:
福建商會洪會長分享“政商共建”經驗,市商會總會通過建立11部門聯動共建機制,成功化解糾紛145起,承諾發揮好鄉音調解工作室,為鄉親們排憂解難,助力橋頭高質量發展;
潮汕商會、梅州商會表示將充分挖掘鄉賢人才的鄉情優勢,推動調解服務向企業延伸;
上蔡縣在粵務工人員流動黨委張書記提出“方言普法”工程,建議開發“鄉音說法”微課堂。
擘畫新藍圖 打造金品牌
陳紹文強調,各部門要聚焦三大方向將“鄉音調解”品牌打造成全市示范標桿:一繪“楓橋新畫卷”,年內打造“3商會+2流動黨組織”調解示范矩陣。二鑄“專業強引擎”,強化法律指導和業務培訓,建立“專家智庫+鄉賢智囊”雙軌支撐體系。三樹“調解金品牌”:及時總結典型案例,讓“鄉音調解”可感可及,擴大品牌影響力,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橋頭經驗”。
圖文:邵錦烺
編輯:香雅怡
編審:鄧佩珊
出品:橋頭鎮融媒體中心
新聞回顧
01
02
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