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幾年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真的是讓人看了直搖頭。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印度一直想在全球混出個名堂,可現實卻是頻頻翻車。特別是最近跟美國的關系,莫迪的處境,還有跟中國的對比,簡直是把印度的短板暴露得一覽無余。
說起印度跟美國的關系,最近幾年那是越來越“親密”,但這親密背后,藏著不少憋屈。2025年,美國給印度施加貿易壓力,印度沒辦法,只能大幅削減對美國商品的關稅。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印度對價值23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降低了關稅,有些甚至直接降到零,比如鋼材、汽車零部件這些。這事兒在印度國內炸了鍋,商人上街抗議,覺得莫迪這是把國家利益賣了,社交媒體上罵聲一片,說政府軟弱得像面團。
其實,印度對美國的妥協不是一天兩天了。早在2017年,莫迪第一次跑去美國見特朗普,就大手一揮,承諾買幾十億美元的無人機和戰斗機,想用這招換點美國在貿易上的讓步。結果呢?美國壓根沒買賬。2025年,美國對印度商品加征了27%的關稅,印度出口商日子不好過,只能再低頭,把關稅再降一降保住市場。這來來回回的博弈,印度愣是沒占到一點便宜,反而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
軍事上,印度也指望美國能撐腰。過去幾年,印度跟巴基斯坦關系緊張,莫迪想通過對抗巴基斯坦,刷一波存在感,順便讓美國覺得印度在“反華”上有點用處。可惜,2019年那場印巴空戰直接打臉,印度米格-21被巴基斯坦擊落,飛行員還被俘了。這事兒不僅沒震住巴基斯坦,反而讓全世界看笑話,美國也沒多搭理印度。說白了,印度想靠美國給自己壯膽,可美國壓根沒把印度當回事。
這種一邊倒的關系,讓人覺得印度在國際上根本站不直腰。跟美國打交道,印度總是低聲下氣,經濟上讓步,軍事上依賴,地緣政治上也沒撈到啥好處。這日子過得,真是夠嗆。
莫迪這幾年在國際上和國內的處境,可以用一個詞形容——“社死”。啥叫社死?就是面子丟光,里外不是人。2025年,印度在美國貿易壓力下低頭,國內民眾直接炸了。德里和孟買街頭,抗議者喊著“莫迪下臺”,燒美國國旗,覺得自己國家被賣了。反對黨也沒閑著,在議會里把莫迪批得體無完膚,說他領導無能,連國家尊嚴都保不住。
社交媒體上更熱鬧,印度網民直接開嘲諷模式,有人發帖說:“莫迪從民族英雄變成了國際笑柄,這臉丟得全球都能看見。”還有人拿他跟其他領導人比,說他連跟美國硬剛的膽子都沒有,活脫脫一個“軟腳蝦”。這輿論壓力,擱誰身上都受不了。
國際上,莫迪也沒好到哪去。2025年,特朗普在一次演講里公開diss印度,說印度是“關稅之王”,還陰陽怪氣地笑了幾聲。莫迪當時在場,只能硬擠出個笑容,鏡頭一掃,尷尬得讓人腳趾扣地。西方媒體也沒放過他,拿中國跟印度比,說中國在貿易戰里跟美國硬碰硬,印度卻只會點頭哈腰。這話雖然刺耳,但也戳中了要害。
國內的政治壓力也不小。2024年大選,莫迪靠著民族主義口號和經濟承諾又贏了一把,可2025年這波操作,直接讓他的支持率滑坡。BJP黨內都開始有雜音,有人私下嘀咕,是不是該換個領導人了。經濟增速從之前的7%掉到5%左右,失業率高得嚇人,社會矛盾還越來越尖銳,莫迪這第三任期,日子真不好過。
說實話,莫迪現在是里外不是人。國內被罵賣國,國際上被當笑話看,這“社死”的帽子,算是徹底戴上了。
再來說說印度跟中國的對比,這才是最扎心的部分。過去幾年,中國在經濟、科技、軍事上的飛速發展,把印度甩得越來越遠。咱們看看數據:2025年,中國經濟總量穩坐世界第二,大概18.3萬億美元,印度呢?3.9萬億美元,排第五。這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差不多是4倍多。
經濟上,中國在全球貿易里那是硬骨頭。2018-2020年的中美貿易戰,中國直接對美國商品加關稅,2025年還保持強硬態度,愣是沒服軟。印度呢?2025年被美國一壓,關稅直接降到地板上,連還手之力都沒有。這態度上的差別,直接反映了兩國在國際上的底氣。
科技和軍事上,差距更明顯。中國自研的殲-20隱形戰機早就服役,性能在亞太地區數一數二,印度呢?還在靠進口法國的“陣風”撐場面。2019年印巴空戰,“陣風”都沒能救場,印度軍工的落后暴露得明明白白。再看看基礎設施,中國的高鐵里程2025年超過4萬公里,印度呢?還在修那條“永遠修不完”的高鐵,連1000公里都不到。
國際影響力上,中國靠“一帶一路”在全球刷存在感,G20、金磚國家里都是重量級玩家。印度雖然也想摻和,但經濟軍事雙雙拉胯,聲音自然小得多。2025年,中國在聯合國提案上頻頻牽頭,印度卻因為貿易退讓被西方媒體冷嘲熱諷。這影響力的高下,立馬就看出來了。
印度老愛說自己是“下一個中國”,可這差距擺在這兒,經濟沒人家零頭大,科技軍事更是沒法比,國際上還老吃癟。你說拿什么跟中國比?這話聽著都覺得有點自欺欺人。
印度現在的情況,真的是有點讓人唏噓。對美國低頭,經濟上讓步,軍事上靠不住,國內民怨沸騰,莫迪的領導力也備受質疑。反觀中國,經濟穩步增長,科技軍事突飛猛進,國際地位越來越高,中印之間的差距不是縮小,而是越拉越大。
未來,印度要想翻身,得好好想想路怎么走。經濟上不能老靠低端制造業,得往高附加值產業爬;軍事上得少依賴進口,自己搞點硬貨出來;外交上也得硬氣點,別老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可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國內還有一堆問題,貧富差距、種姓制度、基礎設施落后,哪一個不頭疼?更別提中國這邊的壓力了,人家發展速度那么快,印度追都追不上。
總的來說,印度現在是站在十字路口,往前看是挑戰,往后看是教訓。莫迪能不能帶印度走出這困境,誰也不知道。但有一點很清楚,跟中國比,印度現在是真沒啥底氣。這條大國路,印度走得太艱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