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在最近爆發的印巴沖突中,算是徹徹底底把印度的遮羞布給扯了下來,以前一直叫囂著“軍事強國”的印度,如今卻在我國的殲10下滅了威風,灰溜溜的與其握手言和。
然而印度為了給自己找個臺階下,并不承認這次作戰失敗,而是稱其為“暫時停火”,莫迪也自欺欺人的說“印度的行動震驚巴基斯坦”。
中國新聞網2025.05.13《莫迪發表全國講話,“印度的行動震驚巴基斯坦”》
這也不是印度第一次在國際上說大話了,要知道早在前幾年,一位印度空軍司令還公開放話,聲稱“印度有能和中國與巴基斯坦兩國同時開戰的能力,必要時可主動攻擊中國。”
印度為什么能有這樣的口氣?在中國和巴基斯坦面前,印度又真的有一戰之力么?
環球網2020.10.06《印空軍參謀長:雖然不到時候,但印軍已做好空襲中國準備》
要說印度的底氣,咱得先扒扒印度軍隊的“家底”,在印度的軍庫簡直就是個“萬國軍火博覽會”,琳瑯滿目,哪國的都有。
從俄羅斯的蘇-30、T-90坦克,到法國的“陣風”戰斗機,再到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以色列的無人機,幾乎把世界軍事強國的主打產品給湊了個遍。
雖然乍一看挺唬人,感覺戰斗力爆表,可問題也接踵而至。
這些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設計體系的裝備,就像一桌子風格迥異的山珍海味,單拎出來哪道菜都不賴,可硬湊一桌胡吃海塞,就保不齊要鬧肚子了。
最大的坎兒,就是武器之間的“兼容性”。
試想一下,用法國戰斗機的數據鏈,能跟俄羅斯的預警機痛痛快快地“聊天”嗎?美國的火炮控制系統,能直接使喚以色列無人機傳回來的目標數據嗎?大概率是“雞同鴨講”。
戰場上那是瞬息萬變,信息能不能共享、各單位能不能協同,這才是打贏的關鍵。
要是各作戰單元之間情報不通,指令不暢,各打各的,那再先進的武器,也可能淪為一堆昂貴的“廢鐵”。
反觀巴基斯坦這幾年的路子,軍事裝備體系化建設的思路就清晰多了,大量裝備都是圍繞一個成熟的體系來定制或者引進的,盡可能保證系統之間能“說得上話”。
而印度“阿瓊”坦克磨嘰了三十多年,至今還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光輝”戰斗機也是一路坎坷,難當大任,長期依賴外購不僅讓印度錢包大出血,核心技術上還容易被人卡脖子。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軍費里頭,還有相當一部分得拿去給退役老兵發養老金,這無疑又擠占了新裝備采購和研發的經費。
面對這樣的現實,印度高層那些“同時與中巴開戰”的豪言壯語,就顯得更加耐人尋味了。
一種可能是他們真對自己有那么點“迷之自信”,這種自信,或許是源于國內長期以來塑造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對外部世界,特別是對我國軍事現代化真實水平的認知,可能還停留在十幾二十年前。
那位退役中將尚卡爾先生的“巴軍更擅長用中國武器,中國軍隊不知道如何應對實戰”的奇談怪論,尤其讓人摸不著頭腦,這話聽著就像是小時候打架輸了,卻梗著脖子說:
“他用的彈弓是我的,我那是讓著他呢!”
當然我們也不能把這些話全當成笑話聽,印度高層之所以擺出這么強硬的姿態,很大程度上是演給國內民眾看的。
在印度這樣一個民族情緒比較高漲,而且國內社會經濟矛盾又相對復雜的國家,塑造一個強大的外部敵人,再通過展現“肌肉”和強硬言辭來凝聚人心、轉移國內視線,這是政客們慣用的老套路了。
特別是在中印邊境問題上,雙方目前都還保持著相當程度的克制,大規模熱戰的風險其實不高,這也給印度軍方提供了“安全”放狠話的空間。
這些言論在我們軍事迷或者專業人士看來可能漏洞百出,但在印度國內的政治語境下,卻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另外印度也確實在采取一些實際行動來加強軍備,比如組建新的山地打擊軍,試圖彌補和我們在高原地區的軍事實力差距。
這說明印度高層對中印之間的實力差距,也并非完全沒數,口頭上的強硬和實際行動上的“亡羊補牢”,形成了一種頗為奇特的并行狀態。
但不管怎么說,對于一個真心想成為世界大國的國家而言,正視現實,腳踏實地提升自己的硬實力,遠比那些虛張聲勢的豪言壯語來得更實在。
畢竟真正的自信,是從實力中生長出來的,而不是靠嗓門大喊出來的,至于那些驚人語錄,我們聽聽就好,不必太過當真,或許正如他們自己所說“只是做好了準備”,至于這準備到底夠不夠用,能不能打贏,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信息來源:
1.中國新聞網2025.05.13《莫迪發表全國講話,“印度的行動震驚巴基斯坦”》
2.環球網2020.10.06《印空軍參謀長:雖然不到時候,但印軍已做好空襲中國準備》
3.環球網2021.12.09《國防參謀長剛墜機身亡,又有印軍高官對中國放狠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