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最近,羊奶粉突然成了直銷行業的"香餑餑"。隆力奇、三生、綠葉、富迪等老牌直銷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羊奶粉產品,有的甚至喊出"年銷70億""10年沖刺500億"的夸張目標。但與此同時,社交平臺上關于羊奶粉的投訴也越來越多——不少老年人被忽悠購買高價奶卡,商家夸大宣傳功效,甚至有人質疑這又是一場針對中老年群體的"收割游戲"。
315誠搜網梳理發現,羊奶粉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早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它就開始進入大眾視野。但真正讓它爆火的,是近幾年的人口老齡化趨勢。相比牛奶,羊奶粉更容易吸收,致敏性低,于是從嬰幼兒市場逐漸轉向中老年人群體。再加上2024年國家出臺新標準,要求羊奶粉必須標明真實含量,淘汰了一批摻假產品,行業看起來更規范了。
但問題在于,羊奶原料價格最近暴漲35%,企業成本壓力大,于是紛紛想辦法提高售價。一些做私域直播的企業看準這個機會,把羊奶粉包裝成"高硒""高鈣""益生菌"等高端健康產品,定價動輒兩三百元一罐,甚至推出"年卡""套餐"等銷售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這些做私域直播的公司大多不自己生產羊奶粉,而是找陜西的代工廠貼牌。銷售模式也跟傳統直銷不太一樣,更多采用"新零售"方式,比如以健康講座、免費送雞蛋等吸引老年人,再推銷羊奶粉年卡;通過社群營銷,強調羊奶的"養生功效",促進復購,以及采取會員制,綁定消費者長期購買,甚至發展下線賺傭金。
這種模式看似降低了入門門檻,但也帶來了更大的爭議。不少消費者投訴,家里老人被銷售人員"洗腦",花大價錢買了一大堆羊奶粉,甚至有人被誘導發展下線,陷入類似傳銷的套路。
315誠搜網調查發現,在小紅書、微博等平臺,關于羊奶粉的消費者投訴帖文比比皆是。最常見投訴為虛假宣傳,把羊奶粉吹成"包治百病"的神藥,聲稱能提高免疫力、降三高、甚至抗癌,將一罐成本只有幾十元的羊奶粉,貼上"富硒""益生菌"標簽后賣到兩三百。另外,還有一些企業專門針對老年人進行銷售,打起情感牌,用"親情牌"誘導購買,甚至讓老人瞞著子女刷卡消費。
投訴信息截圖。
投訴信息截圖。
投訴信息截圖。
然而,最讓人擔憂的是,部分打著新零售的企業,將羊奶粉銷售模式游走在灰色地帶。比如,有的要求消費者先買"奶卡"才能享受折扣,有的鼓勵拉人頭賺傭金,這些操作很容易演變成變相傳銷。
不可否認,羊奶粉市場確實有潛力,預計到2027年規模將突破300億元。但直銷企業要想真正立足,必須解決代工模式下,如何確保產品質量、如何做到價格透明,告訴消費者動輒幾百元一罐的羊奶粉,到底值不值這個價,以及如何做到在銷售過程中規避風險,避免夸大宣傳、誘導消費等違規行為發生。
另據315誠搜網了解,市場監管部門針對私域直播中出現的投訴和羊奶粉企業的營銷亂象進行關注,如果行業不能自律,未來很可能迎來更嚴格的監管。
那么,消費者一旦遭遇羊奶粉虛假宣傳等事宜,該如何避坑呢?首先,要理性看待功效,記住羊奶粉只是普通食品,別信"治病""抗癌"等夸張宣傳;其次是警惕高價套餐,謹慎購買"年卡""會員制"產品,避免被長期套牢;再者是多問子女意見,特別是老年人遇到大額消費時,最好和家人商量;最后是保留證據維權,如果遭遇欺詐,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或消協投訴。
羊奶粉本身不是"智商稅",但如果被當成收割老年人的工具,這個行業遲早會付出代價。同時,希望企業和監管部門都能重視問題,別讓"銀發經濟"變成"銀發陷阱"。
來源 | 315誠搜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