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線下二次元經(jīng)濟的,現(xiàn)在只能輪到O展了”。
谷店倒閉潮、直播間按斤拋售,甚至模玩熊、斌田小鋪等頭部售谷品牌也頻繁清倉特價,無不在昭示著二次元經(jīng)濟遇冷的走向,更是令從三次元入局泛二次元經(jīng)濟的上游商家感到一陣恐慌。
為了實現(xiàn)自救,不少敏銳的實體谷店、大型商場等緊急轉彎,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提供線下二次元同好交流活動服務之上。
5月14日晚,“CP31(第三十一屆COMICUP同人創(chuàng)作交流展)開票”火速登上熱搜的搶票盛況,更是再度驗證了泛二次元人群不是對二次元失去了激情,而是在“擇優(yōu)”消費,對于線下活動需求也是同樣旺盛。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商業(yè)大型漫展、廠商嘉年華,如CP30這般的同人展尤其是主打“小而美”的同人Only展,也在當下成為大量商場、場地方主推的合作模式,有望再度在二次元市場掀起波瀾。
01 為愛“O”一下
Only展也被稱為O展,顧名思義,其中的Only是指限定單一IP或是依據(jù)特定標簽來劃分主題的展會,有且只允許符合IP或是標簽的同人創(chuàng)作、周邊售賣、Cosplay參與,有著一定的高度垂直化、細分受眾。
與大眾認知中諸如BiliBili World、Wonder Festival等規(guī)模更大、內(nèi)容更綜合、內(nèi)容主要為展商和嘉賓表演的二次元商業(yè)漫展不同,作為漫展細分下的O展因規(guī)模靈活、主題靈活、更加圈地自萌,且能以小博大的特點,成為了當下泛二次元受眾樂于付費的寵兒,甚至開始逐漸擠壓大型漫展生存空間。
當然,近些年O展內(nèi)容也并不僅僅局限于單純的同人創(chuàng)作、攤位售賣、Coser簽售合影、拍照打卡、互動游戲等活動內(nèi)容,跟隨IP主題的不同,也逐漸衍生出日場、夜場的不同玩法,比如隨機舞蹈、夜場蹦迪、Coser“擦邊”、鬼屋等。甚至在近期,還出現(xiàn)了美食同人主題O展,即花費99元購買門票,便可參與一場二次元同好組成的“干飯”活動。不過這一O展也因美食海報菜品與現(xiàn)場出入過大,引發(fā)消費者抗議避雷。
在二次元圈子看來,O展迎來爆發(fā)期原因,一定程度上也與去年CP30(第三十屆COMICUP同人創(chuàng)作交流展)延期帶來的蝴蝶效應有關。
圈內(nèi)昵稱為“日向楠楠”的愛好者向文娛先聲表示,“CP30當時宣布延期讓很多老師(泛稱二次元愛好者)都慌了,因為大型漫展票價越來越高,還唯熱度論參展,同人攤位空間越來越少且攤位費越來越高了。
而CP30是最大的同人文化交流活動,所以后來為了實現(xiàn)原定的安排,老師們就考慮以O展形式過渡,因此O展更受歡迎了。其實二次元圈子其實還是靠同人創(chuàng)作支撐的,現(xiàn)在的漫展都不在意同人文化的處境,所以圈地自萌的O展不缺人流和關注是正常的。”
不可忽視的是,同人文化在泛二次元圈層可謂極具生命力,甚至是二創(chuàng)托舉熱門作品走向大眾傳播的“功臣”。
像是去年CP30,原預期使用上海國展中心8-10個場館,單日容納9千至1萬個同人攤位,但最終卻出現(xiàn)了申攤數(shù)量高達4.4萬攤;而在CP30延期后,無處可去的同人攤位便分門別類進行聯(lián)合、舉辦O展,借此舉辦爆發(fā)期也持續(xù)至今,甚至不乏有主題O展借此擴大規(guī)模,擬成為固定展。比如長沙《排球少年》Only展便是如此,甚至也因口碑較好、資金充沛,得以打開海外嘉賓邀約業(yè)務、承辦見面會,在去年邀請到《排球少年》舞臺劇主演游馬晃祐參展。
事實上,O展舉辦成本也相對漫展較低、目標受眾更為精準,即便體驗出現(xiàn)兩極化,但仍然借助二次元經(jīng)濟、漫展商業(yè)化的東風,成為備受歡迎的泛二次元交流活動。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在5月,全國“國乙(國產(chǎn)乙女游戲)Only展”這一類型便已有超過70多場;而不區(qū)分類型的情況下,僅在江蘇省便有超過20多場O展,廣東、河北、安徽、山東等地也均超過15場以上。
整體來看,O展涵蓋的內(nèi)容也十分靈活,橫跨動漫、游戲、網(wǎng)文等不同文娛類別。除了上述提到的國乙外,像《第五人格》《燕云十六聲》也是近期各個省份幾乎”人手一份“的主題O展;而獨立游戲、日漫等主題也同樣熱門,甚至還不乏有MBTI交流、已故角色、M字劉海角色、媽系角色、百合同人、歐美同人等相對抽象或偏向小眾取向的O展。
之于愿意為此買單的消費者,O展的存在實則也被賦予了多樣的意義特征。
一方面,即便二次元在當下為熱門經(jīng)濟,但本質上,細分內(nèi)容依然含有一定的小眾亞文化基因,O展則是托舉小圈層文化展示、交流的搭建平臺。比如被普遍看作是“冷門飯”的已故角色、少女番等主題,均可因O展的形式吸引到目標受眾,并讓有著特殊愛好的小眾消費者能夠結交同好。另一方面,O展開辦初衷便是建立在一定的類社團活動的基礎之上,也就意味著始終離不開社交屬性、情緒消費。
某種程度上,O展也是追星生態(tài)的另一種體現(xiàn),屬于付費性質的同好聚會活動,更是一種限定的烏托邦。
02 O展,一門好生意?
客觀來說,在IP熱度有保障、票價優(yōu)惠的前提下,中小型規(guī)模的O展體驗感應是明顯優(yōu)于人流過大、票價偏高的大型漫展。
但明顯的是,不同于更為成熟的漫展,O展發(fā)展至今幾乎尚未擁有相對專業(yè)化、商業(yè)化的團隊操刀,絕大多數(shù)為民間粉絲自發(fā)“承接”辦展。這也就導致,O展的主辦方背景也相對復雜彈性。
據(jù)了解,大量的O展在當下為“先賣票、后組展”的預售制度。曾有著多場國乙O展主辦經(jīng)驗的小A便透露,即便是“為愛發(fā)電”,但成本與收益需要保證不會自賠太多。
“一般來說,O展都是這個IP圈子的人發(fā)布自證(主辦方為圈內(nèi)人的實體、虛擬證明)說明主辦,也會先發(fā)布辦展公告,告知有這樣一個展子在籌備,有意向參加的老師們可以加群提出展子活動內(nèi)容建議、等待開票消息或是加入主辦團隊,然后確定檔期、場館合作、參展攤位、吃喝、官委(Coser嘉賓陣容邀約)后開票也會考量預算和售票情況,如果不樂觀就要流展”。
他提到,主辦方為了保證盡量如期舉辦,甚至還不乏出現(xiàn)購票后不允許退款、提前確認收貨的現(xiàn)象,以此來減小損失、實現(xiàn)現(xiàn)收現(xiàn)結,以免自己支出過多,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同樣的,熱門IP也成為O展常客,“國乙、BL、《第五人格》《排球少年》這些熱門、粉絲量大的IP就會比較容易辦成,交通好、環(huán)境好的商場、大型場館也愿意合作,但是這些合作方如果給予資金或是資源方面支持,難免會有客流、消費檔位的要求”。
小A也表示,O展的主辦方大多為年輕人,“可能學生比較多,有著固定收入的成年人相對較少,導致很多主辦方有著十分不切實際的定價”,這也導致近些年來某些O展票價十分夸張,“買票的老師們肯定是會通過票價來衡量體驗感的,性價比不合格的話,作為主辦在這個圈子里名聲就臭了”。
也正是如此,近些年來,O展虧本不盈利的常態(tài)也在票價走高的過程中悄然發(fā)生變化,不乏出現(xiàn)因信息差、初入坑等原因成為“冤大頭”的消費者。而O展票價動輒高價、有違圈子常理的爭議愈加引發(fā)消費者吐槽,甚至不乏引起割韭菜論。
早年間,O展大多維持在80元以下浮動票價,但如今百元價已成常態(tài),甚至包含Coser簽售價更是可高達600元的浮動價。
比如在今年3月,常州“旖旎回想·谷雨綺夢《戀與深空》國風主題Only展”便因幾經(jīng)更改票價,且最高達到499元一張,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引起大規(guī)模避雷,最終這一O展也在轟轟烈烈的輿論討伐中以流展告終。但據(jù)主辦方發(fā)帖回應所言,流展最大原因則是在于官委Coser在輿論發(fā)酵后均宣布解約導致無法撐場舉辦,并非票價原因。
可以看到,即便不乏吐槽抗議,但消費者對于O展的定價浮動的心理接受程度也呈現(xiàn)愈加寬容的趨勢。
對此小A提到,“其實早年間O展票價很難定高是正常的,這些年超過百元票價的O展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國乙O最為常,這是因為玩家能接受的檔位消費有提高,那肯定百元票的檔位就多了。其實作為主辦,大家還是希望不要虧本然后可以賺一點,不然主辦O展就是費力不討好。”
而國乙主題的O展作為割韭菜重災區(qū)現(xiàn)象,一定程度上也是因女性消費者“好割”。據(jù)相關人士透露,包括漫展、Only展、同人展等在內(nèi),如今支撐起泛二次元消費的主要人群便是女性消費者,“一場O展賣出去500張票,80%都是女孩子,尤其是未成年女孩居多”。
但對于冷門IP為主題的O展來說,不賺甚至是虧本依然還是常態(tài),因而冷飯O展也鮮有舉辦。
“冷冷的飯(小眾IP)就很難說,一般吃冷飯的人就少,再因為所處城市、場地、嘉賓等內(nèi)容受限,冷飯更難做。去年上海辦的五伏Only主辦方投了約4.8萬元,總收入就門票和攤位費才3.7萬元左右,虧了有一萬多。”。
近期,定于5月24日在武漢舉辦的少女番Only展也是如此,其在4月7日開票500張后便陷入“票務數(shù)據(jù)不理想、虧損嚴重、面臨流展”的狀態(tài),該主辦方也不得不把票價下調(diào)30%,以日場票60元、晚場票38元、全天聯(lián)票89元的低價位來挽救不流展的命運。
本質上,情懷可以為愛發(fā)電,當然也能用來換面包。
近些年來,O展伴隨著二次元文化的狂熱,除了圈內(nèi)人,不少廠商、現(xiàn)充(泛指非圈內(nèi)的普通人)等非民間同好參與者也在入局淘金,試圖從中達到引流、撈快錢的目的,甚至不乏將O展變形為單一IP嘉年華、茶話會等名頭。像是在去年,上海《明日方舟》嘉年華便以獨立IP的O展形式創(chuàng)下約近3萬張門票悉數(shù)售罄、營收千萬級規(guī)模。
不僅如此,承接票務功能的平臺方的入局,也十分值得關注。
像B站、千島組局、cpp等平臺是如今O展售票的主要平臺,其中二次元起家的B站也因押金高、10%-20%的高抽成、回款慢以及免費O展也要收取抽成費用等條款,令O展主辦方苦不堪言,但不可否認的是,B站的高流量曝光卻也相對提供了一定的推宣作用。相比之下,后來者千島組局、cpp在當下則憑借抽成較少的優(yōu)勢吸引了不少用戶,但同樣也因回款慢、圈錢跑路騙局多發(fā),受到一定的避雷抵制。
小A提到,平臺的選擇也同樣影響到消費者的購票意愿,“對比來說,千島組局雖然是較新的平臺,但它的性價比很高,騙局也少,所以大部分O展開票的渠道都在這里了”。
而O展能夠受到資本市場關注,最為關鍵的,便是大型綜合漫展審批手續(xù)愈加復雜、疲態(tài)明顯,而民間同好組織下的O展也為廠商、場地方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隨著O展的普遍化,也逐漸衍生為大型亂象發(fā)生地,主辦跑路、詐騙現(xiàn)象也是屢見不鮮。比如在今年1月,重慶一場《戀與深空》Only展便因現(xiàn)場打開雪花燈,導致消費者眼睛差點射傷、手機攝像頭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以及場地方與主辦方互相推諉且并未提供解決方案,被消費者組團報警。而經(jīng)證實,該主辦方更是被曝出并非圈內(nèi)同好,而是重慶某旅行社公司主辦,門票收入流向更是充滿矛盾、不透明。
在商業(yè)化加速推動下,O展的被資本收編也是遲早的事情,只是誰來保證圈層受眾的體驗感,便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03 結語
但回過頭來看,O展能否成為激活新一輪線下二次元經(jīng)濟熱潮,依然有待驗證。
如上述所言,去年O展的井噴來自于承接同人創(chuàng)作的分流,其核心也是同人文化的發(fā)揚光大。但客觀來看,依托單一IP或標簽舉辦的O展相較于面向多元化消費群體的的綜合性漫展,實際上也更加精細過濾了非受眾圈層。
這也對入局者能否擁有舉辦頻繁、多場、多元IP條件下的O展“實力”提出了考驗。如若試圖借此破圈、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打下“江山”,也需要主辦方有著更加敏銳的二次元認知意識,開拓與O展適配度,實現(xiàn)口碑化、長期性的運營模式。
畢竟,隨著依賴二次元經(jīng)濟的弊端不斷展現(xiàn),為之花費真金白銀的老師們早就不好糊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