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剛達成停火協議,印度總理莫迪就急不可耐地在深夜發表電視講話,那陣仗,仿佛要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過來。這一番講話,內容可真是“火藥味” 十足,不僅對巴基斯坦下了通牒,還警告全球別多管閑事,瞬間又把緊張的氣氛拉滿了。
莫迪在講話里,那是把印度的“功績” 吹上了天。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印度這次的軍事行動取得了 “巨大成功”,什么摧毀了恐怖分子營地,還擊斃了不少恐怖分子,說得有鼻子有眼的。按照他的說法,巴基斯坦是主動服軟,求著印度停火,印度則是 “大人有大量”,大度地接受了請求。可明眼人都知道,戰場上的事兒,哪有這么簡單?雙方究竟誰占了上風,還真不好說,莫迪這 “喪事喜辦” 的操作,妥妥的是在給自己臉上貼金。
莫迪還放出狠話,威脅巴基斯坦:要是巴方境內的恐怖分子再敢對印度發動襲擊,下次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等著挨更狠的揍吧!他要求巴基斯坦想避免挨打,就得立刻、馬上消滅國內的恐怖分子,把他們的營地連根拔起。莫迪給這次襲擊巴基斯坦找的理由,是之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20 多名印度游客不幸死亡。印度一口咬定,涉事武裝分子就是巴基斯坦政府在背后支持的,而且就藏在巴基斯坦境內。但這說法,漏洞百出。
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襲擊者不一定來自巴基斯坦。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情況十分復雜,印度取消了當地的自治地位,大批軍隊進駐,還不斷往那兒移民。這些移民一來,當地的政治生態就變了,選票被稀釋,當地民眾能沒意見嗎?對這些印方移民,那是打心眼里敵視。所以說,那些遇難的“游客”,很可能就是印度政府和地方權力斗爭的犧牲品。印度倒好,連調查都不認真做,也拿不出任何實錘證據,就一股腦把鍋甩給巴基斯坦,這操作,實在不地道。
說到沖突,就不得不提印巴之間的核威懾。巴基斯坦多次亮出核力量,試圖震懾印度。莫迪對此態度強硬,直言印度絕不接受、絕不容忍巴方的“核勒索”。他這話,其實就是在告訴巴基斯坦:別拿核武器嚇唬人,印度也不是吃素的,咱也是核大國,誰怕誰啊!這種互相釋放核威懾,雖然危險,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沖突畫了個 “圈”,讓雙方都不敢輕易把事情鬧大,不然真打起來,那就是兩敗俱傷,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災難。
莫迪的“豪言壯語” 還沒完,他直接通告全球,說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對話,就只談打擊恐怖主義和巴控克什米爾問題,其他國家別摻和,別多管閑事。這話表面上是對國際社會說的,實際上就是在提醒三個國家。土耳其一直堅定地站在巴基斯坦這邊,在沖突期間,還頂著壓力給巴基斯坦運送軍火,這讓印度心里很不爽。中美兩國在沖突發生后,也積極從中斡旋。美國表態愿意調解,中國更是為推動和平不遺余力,最后印巴能實現停火,和中美兩國的努力分不開。可莫迪倒好,直接否認和中美有關系,他的意思很簡單,是印度自己把巴基斯坦給打趴下了,與其他國家勸和無關。這臉皮厚得,簡直讓人無語。
印度在沖突期間的一些做法,也讓人看不懂。就拿斷水這事兒來說,14 號,印度又在河流上游搞事情,切斷了水源,開啟了第二次 “斷水戰爭”,直接把大壩一關,下游的河床都露出來了。之前第一次斷水,把水庫續滿后,5 月 8 號又開閘放水。這關了又開、開了又關的操作,印度網友都看懵了,紛紛在網上吐槽:這到底圖個啥?要是真想切斷水源,直接讓河流改道不就行了?可這要是真干了,那無疑就是宣戰,后果不堪設想。印度這么做,說白了就是想給巴基斯坦使絆子,惡心一下對方,但又不敢做得太絕,典型的 “又菜又愛玩”。
印巴沖突由來已久,根源復雜,光靠威脅和武力,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印度這種單方面指責、拒絕外部調解的態度,只會讓矛盾越積越深。國際社會都希望南亞地區能和平穩定,印度作為地區大國,應該拿出誠意,通過對話和談判來解決分歧,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個勁兒地放狠話、搞對抗。不然,受傷的還是老百姓,到時候,再想挽回局面,可就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