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真實故事計劃鄭彩琳:揭開遇害案真相的“馬賽克”丨稿件復盤

0
分享至

媒稿復盤 /

記者以筆為刃,剖開事件的褶皺表層,以追問為火,照亮被忽視的角落。

而當報道落幕后,那些未能窮盡的問題、未能言說的取舍、未曾預料的回響,仍值得一場坦誠的回望。

只觀察而不行動,光寫稿而無復盤,終將陷入事倍功半、思維凌亂的泥沼。我們試圖拾起過往的稿件,摩挲報道的“暗線”、對話執筆的記者、追蹤新聞的“長尾”,讓采寫經驗在碰撞中流動,讓方法論被更多“未來記者”看見。

來吧,與我們將“媒稿復盤”欄目化作沉淀思考的沃土,一起重返新聞現場……

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羅大美于2023年7月5日在社交平臺留下最后身影后離奇失蹤。一個月后,警方于地窖中發現其遺體。這場充滿戲劇性與悲劇性的案件,撕開了網紅行業光鮮表象下潛藏的人性暗流與社會隱痛。

2025年2月28日,羅大美遇害案在河南省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三名被告人全部翻供,案件再起疑云。3月25日,“真實故事計劃”發表文章,以細膩的非虛構筆觸,構建起多維的敘事空間。作者鄭彩琳追索兩段躍升與下墜的生命軌跡,用豐盈生動的細節,為讀者呈現出一個真實且發人深思的故事。

文章一經發布,迅速引發讀者熱議。有讀者留言感慨“衣錦莫還鄉”;也有讀者反思“善良需要有鋒芒,一不小心成了被餓狼盯上的肥肉”。

面對這起兼具社會性與話題性的案件,寫作者是如何進行事實核實,確保信源的可靠性,盡可能地還原真相的?又是如何敘事,讓這篇文章充滿故事性與細節的?為此,深度營特邀《死于地窖的網紅羅大美》作者鄭彩琳,深度拆解這篇文章的創作脈絡,探尋文章背后的采寫邏輯與專業思考。


圖|羅大美生前照片


在與作者訪談之前,我們對稿件結構進行了拆解。稿件結構主要分為導語、“命案”“注目”“露富”“殺意”五部分,從案件現場還原、羅大美與余某生等關鍵人物經歷、殺意產生的原因剖析、案件處理現狀等部分展開敘述。各部分具體框架梳理如下:

1.導語部分結構拆解

這一部分通過簡短的描述介紹案件內容,先概括案件情況及事件的最新進展,再簡述羅大美上升又下墜的命運,最后用評論性話語引入正文。


2.“命案”部分結構拆解

這一部分還原羅大美遇害前的最后一場演出,介紹遇害的經過及遇害之后的調查。羅大美家屬對余某生這個名字的陌生,引出了余某生與羅大美之間關系的謎團。


3.“注目”部分結構拆解

這一部分向讀者介紹當事人羅大美與余某生,分別講述二人出身相同但人生路徑不同的往事,先講述羅大美努力學唱戲,不斷向上攀爬,擺脫窮困家境的經歷,再講述余某生沉淪于賭博、搶劫,多次入獄的經歷。


4.“露富”部分結構拆解

進一步剖析羅大美引起余某生注意的原因——羅大美走紅后物質條件逐漸改善,用金錢對外界釋放善意,向外界展現自己的財力。


5.“殺意”部分結構拆解

補充交代案件的其他細節,包括余某生與沙某姣的逃罪經過,以及案件審理過程的迷局,即羅大美與余某生的關系之謎,再重述羅大美人生的升與墜,最后以羅大美2022年3月在舞臺上最后一句話“舞臺是我最后的歸宿”收尾。



稿件通過羅大美的母親、好友這些核心人物的講述,以及同村村民、兇手前妻等不同視角的補充,對多種信源加以交叉驗證,向讀者生動地還原了這起案件。我們截取了文中出現的主要信源,呈現如下:

1.羅大美粉絲

①受粉絲喜愛的體現

②粉絲在直播間與羅大美的互動

2.羅大美母親張蓮

①羅大美遇害后母親的反應

②發現羅與余的初次交集


③母親的不解


3.羅大美好友李三

①初見羅大美的印象


②與羅大美相處的細節


③李三的生平


④回憶羅大美的學藝路


⑤回憶羅大美的直播之路


⑥回憶羅大美開始露富


⑦回憶羅大美開始行善


4.村民

①對余某生父母的印象


②對余某生的印象


5.余某生前妻張梅

①對余某生的印象


6.幫兇楊某

①講述犯罪心路


7.自稱認識羅大美的朋友

①講述羅與余相識原因


8.文獻或其他相關資料

①有關部門鑒定


②法院起訴書


③短視頻評論區


④羅大美社交媒體


⑤余某生證詞

⑥翻供證詞



通過訪談真實故事計劃作者鄭彩琳,我們試圖復盤她寫作“羅大美遇害案”事件的過程與感悟。我們主要劃分為追求事實、調動五感、獲取細節、挖掘意義四個部分,從還原事件真相、采寫的方法與技巧、稿件的社會價值與意義三方面展開。以下內容整理自鄭彩琳的口述:

追求事實:

不要預判,要先求證

最開始發現這個選題的是編輯部的老師,因為我之前寫過幾篇案件類的稿子,所以把這個題派給我做。其他媒體雖然已經發布了很多相關報道,但有些謎底還是沒有揭開。我們覺得可以做第二落點的文章,通過去當地看看受害者家屬目前的狀態,再去核查一些信息。

拿到選題后,第一步就是去找人,聯系訪談對象。當時,我通過羅大美最先入駐的社交平臺快手和抖音去找,比如在搜索欄搜關鍵詞“羅大美遇害案”,會出現很多相關的內容,可以嘗試多刷幾條,最后大數據就會推送給你更多相關的內容,通過這些可以找到一些粉絲,或者在他的抖音社交賬號的粉絲群里翻找聯系人。后來我加入了羅大美的粉絲群,在群聊里獲取到了羅大美妹妹的聯系方式。得到最核心的人物聯系方式后,后面聯系訪談對象就比較順利了,可以借助妹妹的力量去擴充案件需要聯系的人脈網,比如羅大美的媽媽、羅大美的律師等等。

「羅大美最好的朋友李三,至今記得那時17歲的羅大美對他說的第一句話。」

在找人的時候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時我特別好奇羅大美的圈子是怎么樣的,想了解到他成名前、成名后都和什么樣的人交流,真正的朋友到底是誰。羅大美是一個網紅,在他去世之后,我發現與他相關的人都有在直播,比如他之前的同行、朋友、老師、徒弟等等。出發之前,我連續兩天看了四場他老師、徒弟、朋友的直播間。他們大多都有固定的模式,解答網友關于羅大美的問題半小時之后,都開始了直播帶貨。在此之前,有媒體在庭審當天,采訪到一位自稱為大美最好的朋友的受訪者,這位受訪者也開啟了直播,但我通過幾場直播間了解到。其實大美有個更好的朋友,叫李三。我在李三直播間觀察到,他確實是非常惋惜和悲痛的,他并沒有利用大美去世的這波流量去直播帶貨,反而關閉了打賞功能,只是跟網友聊聊天。同時,他在直播中聊到一些比其他人更透徹的話題,比如和羅大美從相見到熟知的過程的細節,那會兒我斷定他可能是羅大美最好的朋友。另一方面的佐證是,羅大美的另外一個朋友在直播間說到你們有什么事情去找李三,他是知道羅大美事情最多的人。所以這個時候我就基本確定了李三才是他最親近的朋友。事后通過羅大美的妹妹證實到,李三確實是羅大美生前在一起最長、最好的朋友,從籍籍無名到百萬網紅。


圖|羅大美和李三(右一和左一)

「無論是羅大美的母親、妹妹還是好友,都第一次聽說余某生這個名字。」

另一方面是去找資料,比如搜集紅星、三聯等其他媒體的深度報道及快新聞報道。在媒體已經有很多報道方向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在已有的報道方向思考如何去深入挖掘事實。對于報道過的信息,我會再去探究一下真實性,或者把這些信息當作背景資料去擬定更深入的提問。提問是從自己整理的背景資料包的事件細節去進行延伸的。比如有報道提到兇手余某是羅大美的好朋友、小學同學,我就把這條信息粘貼在我的背景資料包里,后面再去詢問羅大美妹妹和母親,律師、李三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他們到底是怎么認識的。后來發現他們都統一答案:他們都不認識余某,從未聽羅大美講過,也從未在自己周邊人口中聽到余某。那這個信息就可以被推翻掉,在這一過程中就可以逐漸理清真相。

我覺得羅大美事件像一塊馬賽克,多家媒體的報道就是在一片一片地揭開馬賽克,最后使整個事件的真相最大程度地呈現讀者面前。

案件類報道需要三方信源去核實,所以如果有幸接觸到了核心信源的話,還是把網上已有的核心信息,再去問一遍會比較好。特別是在網絡上眾說紛紜而作者本身對事件又不太了解的情況下,更需要去追求事實的求證。所以我的訪談提綱不太是要針對誰去提問列舉的,而是針對事實去提問。就如剛才我舉的“羅大美跟余某生到底認不認識”這個事實去列問題,去問羅大美的妹妹、母親,朋友等等。

當時沒有問到的細節,或者當事人說得比較模糊的事實都可以再確認一下,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發稿前,我再向羅大美妹妹核查了案發經過和稿件提及到的信息,妹妹跟我糾正了一些之前母親記錯的細節,比如當天余某收到的轉賬金額,母親剛開始以為兩次都是100多萬,但是妹妹給我看見流水賬上第一次是180萬,第二次是80萬。以及有媒體說余某生跟羅大美之前是認識的,我在實地以及發稿前又問了一下妹妹真的是如此嗎,她說不是的,她們都不認識余某生。

很多時候,無論網上有多少關于這個稿子的信息,都可以在核心人物面前再多問一句,這個事情到底是不是這樣的,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不要事先預判所有東西,要先去求證。我覺得這是一個穩扎穩打的辦法,想象到的這些以及所獲取到的信息,都要經歷一個求證的階段,再去往下走,自己能親自確認的信息是最好的。

調動五感:

盡可能去現場走訪與還原

在出差前,編輯老師和我溝通,建議我去現場走訪,去看一看羅大美和余某生的出身環境、案發現場,記錄下當時我的感受。

我3月11日晚上到達南陽時大概是七八點,在和羅大美的媽媽和妹妹聊到羅大美最后一天的事情之后,我萌生了一個想法,去楚漢風華大劇院走一走,因為那是羅大美遇害前最后一個出現在公眾視野的場所。當天晚上我去的時候是快11點,就是兩年多以前那個晚上羅大美剛好從楚漢風華大劇院出來的時間。

我在那里大概看了一下劇院的布景和結構,又看了楚漢風華大劇院的公眾號,搜索了羅大美在其中是一個怎樣的角色,我又去問了隔壁的便利店老板,這個劇院是不是之前就長這樣,最近有沒有過裝修,他說這是他們當地很有名的一個劇院,這幾年都沒有變過樣子。那我大概就可以猜想,楚漢風華大劇院現在的樣子就是兩年前原來的樣子,我當時沒有進到內部,在外部大概確定了它的裝修結構,將我的發現運用到稿子里。

第二天我又去了南陽藝校,就是羅大美之前學戲曲的地方,因為李三說他們之前學戲曲的時候會去人民公園唱公益演出,我會先在地圖上看這個公園和藝校之間大概差多遠,去現場的時候我也會去問當地的司機和公園的大爺認不認識羅大美。

所以稿件中的場景與細節是可以在現場盡可能走訪、盡可能還原受害者經歷的生活和軌跡,去走一遍他之前走過的路,想象他當時遇到了什么環境、看到什么場景,這些場景和現在有什么差別等等獲得的。

另外一些我沒有辦法去到的地方,比如羅大美的老家,我是看著妹妹給我的一段視頻,去問她一些環境的細節,比如方位和房屋的構造,這些我大概可以還原出來。

「從南陽市區出發,駛出漸次退去的高樓,越過大片早春的稻田,沿著主干道一路向北,大約一個小時便可到達南河店鎮。進入桑坪村內的山路曲曲折折,只容得下一輛車單向行駛。」

我當時也去找李三聊了,我問他案發后有沒有去過現場,去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我在動車上看到了一大片早春的稻田,是不是過去你們那里也是這樣的?現在的市區有很多高樓和歷史建筑,過去會不會看到這些高樓,看到的城市和農村有什么不同。另外,我看地圖上顯示的車程約一個多小時,這個時間是否準確?那些小道到底有多寬,是一米寬還是一尺寬?這些可以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慢慢問,我還拿著網上現場網友拍攝的視頻,問李三當時他經過是不是也是這樣農村的土路?很窄?和視頻中一樣,只能一輛車可以經過?

如果環境描寫沒有辦法到達現場的話,可以通過地圖、歷史街道和建模去碎片化地還原一些當時的環境。

有些受訪者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所見、所想、所聞都是可以寫進稿子里的素材,但是我們可以去幫助他們調動五感最基本的可以按照5w信息,或者說他當時在做什么行為、想的是什么,這些都可以去問得更細節一些。受訪者可能剛開始回答的時候會有點卡殼,但是后面慢慢進入狀態之后就會比較好一點。

獲取細節:

日積月累與臨場想象

獲取稿件關鍵的信息和細節,需要依靠寫作者針對細節的提問或者是臨場的想象力。


圖|走紅后的羅大美

「演出前,羅大美仔細刮了胡子,做好妝造后,又演習了晚上將要表演的三首曲目。」

比如說演出前羅大美刮了胡子,這種細節需要去想象,并在想象之后去求證。如果我是對方,我當天的一個行程是怎樣的?比如我去開門,那時我用到的是左手還是右手?開門之后我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我可能會偏細節一點地去問受訪者。

我在當天晚上到達的南陽,下火車之后就去見了羅大美的妹妹和媽媽。我們聊天的地方就是羅大美生前在南陽住的房子。聊到中途我問起羅大美一天的行程是怎樣的,妹妹說他們倆其實見面的時間很少,因為哥哥每天需要直播到凌晨或者早上,基本是下午五六點才起,作息時間是錯亂的,他們每天只有一小段時間相遇。我就問到最后一天羅大美出門時也是這種情況嗎,妹妹說他洗漱完就出門了。我接著問是怎么去洗漱的,是在現在這個房子的洗手間嗎?妹妹就說是的,在洗手間里洗臉、刮好胡子后就出門了。因為他當天晚上要去楚漢風華大劇院演出,我就問起羅大美是在家里化妝還是在劇院化妝,妹妹說他一般都是坐著自己那輛車,去劇院里再做妝造。那輛車我之前在羅大美的社交平臺上看到他分享過,我問了妹妹,是我在社交平臺上看到的車嗎?怎么來的?妹妹說是李三一起去買的。之后我就把“車”的信息,又問了一遍李三。李三講述了更多羅大美買車的細節。

「神志清醒期間,羅大美哭著懇求余某生:“給我留條活路吧。”」

包括后面羅大美懇求余某生的這個細節。當時我問羅母說,正常人在遇到迫害的時候肯定都會有一些反抗,余某生在招供的時候有沒有提到羅大美說過的話,羅母和我說,“俺兒哭啊,俺家兒子哭著求他說給他一條活路。”

這些可能是在和受害者家屬取得信任之后慢慢引導他們回憶的。

我剛到南陽的時候,羅大美妹妹和我是在小區門口見面的,她說自己要去取快遞,我就問是不是各地網友寄來的聯名信,我幫你一起去取。等到羅大美媽媽來了,我攙著她們一起去羅大美的房子里。我覺得可能這么一個很小的舉動,就可以建立起跟受訪者的信任。或者是他們在對這個案件有一些困惑的時候,我也會給他們一些解答和幫助。與受訪者建立好信任關系之后,再去聊,就更可能聊到一些不為人知的東西。

另外,我覺得可以多看一些小說或者是非虛構寫作的特稿,對于獲取信息增量能力的提升是有幫助的。我們剛開始在選題會上討論的時候,是想參考杜魯門·卡波特《冷血》一書的結構,結合或者說模仿書中的雙線情節,去寫羅大美是怎么一步一步落入熟人的圈套后被殺害的。

我在看《冷血》的時候,在書里貼了很多的便箋紙,因為它也是紀實文學,我可能會按照小說上的一些情節去提問,我會想這個信息是怎么獲取到的,我去交談的過程中會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像一些環境描寫,我是看了《冷血》之后去提問的,比如說時間、天氣、地點,比如說楊某和羅大美在去見余某生的路上到底看到了什么。我會去想象這個問題,但之后的回答可能就得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來看。

有時候,獲取更多細節和增量還可以依靠作者重走現場的一種當場想象。我當時設想楊某和羅大美可能是認識的,在劇院里有過交談,或者楊某看了羅大美的演出,但其實都沒有。那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去設想,楊某當時站在哪里?羅母是在哪里第一次見到楊某的身影?當天楊某和羅大美是什么交通工具出行的?或者是楊某他當時穿的什么,他是什么形象,他身上有沒有什么顯著的特征?可能不知不覺在聊天的過程中你會迸發出更多的問題,我覺得這個信息量和細節可能也是在日積月累中培養的直覺。比如說一個人剛來北京,那他下飛機或者說下動車,門一開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遇見什么人?聽到什么聲音?在里頭坐了那么久,有沒有感覺出來之后松了一口氣,還是說這口氣松了不長時間又立馬憋回去了,我遇到了什么事情?

「羅大美的最后一場演出,比往常的狀態更好。2023年7月5日,南陽的白天下了點小雨,晚上還有點燥熱。羅大美按照和劇院經理約定的時間,在六點多到達位于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的楚漢風華大劇院。」

再比如我們剛開始討論第一個開頭,我當時比較在意羅大美案發當晚發生的事情,編輯老師可能覺得從羅大美母親的視角進入更好。另一位編輯則認為如果剛開始就貼近受害者和被害者的話,讀者更有接近感,直到最后一個版本,開頭的結構又有調整。所以我覺得這個可能是一個慢慢去嘗試的過程,特稿沒有一個既定的模板,它更多是要根據獲得的素材去排篇布局。

我覺得一個很好的經驗就是把你所了解的素材和編輯溝通。有些散落的素材,編輯會幫你組建起來,它可能變成一個強有力的結構。我會在寫作之前就把所有信息全部跟編輯老師溝通一遍,成稿之后,編輯老師有時候會提出一些被我忘記的細節,恰恰很有信息增量。

挖掘意義:

個體小人物背后的生存哲學

稿件發布后,評論區里有一條點贊量比較高的評論是“衣錦莫還鄉”,讓我印象深刻。作為同樣出身農村底層的人,我對這句話頗有感觸。“衣錦莫還鄉”這簡短的一句話折射出的是現代社會中農村底層的復雜圖景,也透露出對人性的悲涼。

但我創作這篇稿件,想展現的并不是這樣的一個現象,更希望能引發讀者深層次的思考。當我們讀完羅大美的故事,不妨將自己代入其中:如果我們是成名乍富的當事人,面對財富與地位的巨大轉變,該以怎樣的生存狀態去應對?

羅大美從農村走出,又在農村遭遇不幸,他的一生充滿了跌宕起伏。這個過程中,他經歷的困境、驚喜,遇到的好人、壞人,交織成一幅復雜的人生畫卷。而這幅畫卷,實則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可能面臨的縮影。在他的故事里,我們看到了底層互害的殘酷現實,也看到了人性在欲望與困境中的掙扎。

每一個個體小人物的故事,都蘊含著深刻的生存哲學。我寫文章,是希望借由這些故事,引發大家思考: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我們究竟該如何生存?如何存在?這或許就是我做每一篇稿件的共性所在吧。


圖|身著戲服的羅大美

另外,發稿后,我覺得有一個遺憾的地方:文章結構的第三部分,關于羅大美暴露財富的內容,素材不夠充實,未能將這部分的內容“撐”起來

在訪談過程中,我更多聚焦于羅大美在反串角色時遭遇的困難、誤解,以及他結識了一些品行不端的人等。我原計劃以李三為參照系,展現羅大美的發展過程,因為他見證了羅大美從成名前到成名后,直至被害的全過程。我也聯系了羅大美成名后結交的朋友,深入了解羅大美成名后朋友對他成名的看法,但因對方當天下午有演出而未能見面。這部分內容本應深入挖掘,用以刻畫羅大美暴富后的狀態,將文中已經提及的用錢方式、買車買房等內容,再認真地去細化和深入描寫,文章效果可能會更好。

在評稿會上,一些作者老師和編輯老師都指出了這一點,我確實覺得很遺憾。第三部分的內容中有較多的判斷句,卻缺少足夠的細節支撐,若能補充更多素材,這篇文章會更加豐滿,羅大美的形象也會更加立體。如果讓我重新操作這個選題的話,我會去補齊這部分素材,同時走訪羅大美成名前、后的朋友,如果當中有一些交叉變化的過程,我覺得會為文章增添更多亮點。

系列統籌丨黑佳慧 黃柏涵

作者丨劉孜妍 林馨 林子琪

編輯丨劉家如

值班編輯丨羅旦琳

編委丨 葉沛琪 陳琳琳

運營總監丨溫泓燁 梁 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浙江海警局查處一起無人島違建案

浙江海警局查處一起無人島違建案

中國日報網
2025-05-16 18:01:03
2025-05-17 00:44:49
深度訓練營
深度訓練營
記者,是一個需要反復訓練的職業。
9文章數 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特朗普稱有意在本周末同中國領導人通電話 中方回應

頭條要聞

特朗普稱有意在本周末同中國領導人通電話 中方回應

體育要聞

退役8個月后喜提3冠,人生的轉折如此突然

娛樂要聞

嘉行回應黃楊鈿甜風波翻車,引發眾怒

財經要聞

一船難求,又要開始了?

科技要聞

雷軍:一場事故讓我們受到狂風暴雨般的質疑

汽車要聞

吉利發布最強一季報后,繼續整合、補短板是關鍵

態度原創

數碼
藝術
游戲
家居
公開課

數碼要聞

榮耀平板10三款配色公布 配備12.1英寸類紙護眼屏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劍星》完整版包含《妮姬》皮膚Key 閑魚30元開賣

家居要聞

溫馨暖調 現代極簡空間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平市| 沁水县| 鲜城| 蒙城县| 林周县| 孝昌县| 颍上县| 通州区| 安新县| 襄樊市| 吉首市| 阳高县| 辽阳市| 永宁县| 灌阳县| 措美县| 平陆县| 紫金县| 富阳市| 旅游| 儋州市| 嘉祥县| 卢湾区| 沙河市| 屯门区| 龙州县| 普兰店市| 三穗县| 九台市| 仙游县| 古田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上栗县| 陕西省| 北辰区| 宁远县| 抚顺市| 怀化市| 利川市| 陈巴尔虎旗|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