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中美聯合聲明簽署后不足48小時,美國接連甩出三道威脅——關稅威懾、半導體封鎖與芬太尼關稅,三管齊下將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間的博弈推向新高潮。
顯然,特朗普出爾反爾的老毛病又發作了,不過對此中方早有準備,反手就把稀土出口的閥門擰到最緊。那么特朗普這次“變臉”又是所圖為何?
這關稅,可不止是沖著錢來的
特朗普這次玩的“翻臉比翻書快”確實夠絕:5月12日剛在聯合聲明里承諾暫停24%對華關稅,轉頭就在記者會上放話“90天后關稅肯定要加,只是不加到145%而已”。
白宮那幫經濟高參們也不藏著掖著,明說新清單就是要精準打擊中國的新能源電池和芯片制造設備。說白了,就是沖著“中國制造2025”的命門來的。
彭博社看得透,說這是想在談判桌上搞“時間緊、任務重”那套,逼著中國在稀土出口、AI技術開放這些硬骨頭上松口。
這套組合拳,哪止關稅那么簡單,美國商務部緊跟著就給半導體出口管制來了個“升級版”。想當初拜登政府快下臺的時候,搞了個《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弄出一套嚴絲合縫的芯片出口等級。
什么G7、韓國、荷蘭這些,一共18個國家,被劃進了“鐵哥們圈子”,AI芯片技術隨便買賣,美國在核心,大家一起玩“技術內循環”。
至于新加坡、以色列這些,就得按“配額”來,用超了就得打報告。輪到中國大陸、俄羅斯這些,那基本就是“全面禁運”,想拿到英偉達H100這樣的高性能GPU?門兒都沒有,AI基礎設施的道兒也給你堵死。
特朗普政府不僅把這套給繼承了,還玩得更絕。5月13日,美國商務部突然宣布新規:全球所有使用華為昇騰芯片的企業,統統違反美國禁令!
更狠的是,美國AI芯片只要被用來訓練中國AI模型,企業就得吃官司,這招直接打中中國AI產業的七寸。
芬太尼成了華盛頓的新棒子
除了關稅和科技這兩張牌,芬太尼這事兒也被美國人抓出來當籌碼使了,特朗普政府硬是把自家國內的藥物濫用危機,跟貿易談判捆一塊兒。
前幾天,駐華大使伯恩斯公開嚷嚷,說中國要是不配合管芬太尼的原料,那額外加的20%關稅,就可能“永久化”。
美國人嘴上說這輪關稅調整給中國降了91%,可扒開一看,取消的都是些不痛不癢的邊角料,關鍵地方的墻,壘得比誰都高。再看中國這邊,雖然也同步降了反制關稅,但在芬太尼相關的反制措施上,一步沒退,態度硬得很。
把芬太尼的鍋甩給中國,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美國想轉移國內治理不力的矛盾。數據不會說謊,2023年美國死于芬太尼的人數,比2019年暴漲了237%,2024年這數字還得再往上躥37%。
中國作為全球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主要生產國之一,從2019年開始,就把芬太尼類物質整個給列管了,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查獲的相關走私案子,比去年同期多了45%,攔截成功率高達98%以上。
而美國政府刻意混淆 “芬太尼類物質” 與 “前體化學品” 概念。中國出口的哌啶酮等化工原料,在合法用途中可用于生產農藥、香料,但美國卻將其等同于毒品原料,實質是為關稅戰尋找借口。
芬太尼關稅戰的本質,是美國試圖用政治手段解決社會問題的失敗嘗試。當美國政客將芬太尼作為政治工具揮舞時,真正的受害者是那些因藥物過量失去生命的普通民眾,是那些在高藥價下掙扎的癌癥患者。
中方則始終以開放姿態參與國際禁毒合作,但絕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政治訛詐
稀土這張牌,中國也打得夠狠
美國人這么咄咄逼人,中國手里的王牌——稀土,也該亮出來了。
中國商務部聯合七大稀土主產區,啟動了“史上最嚴”的出口管控,話也說得很明白,就是要打擊戰略礦產走私,一個子兒都不能讓它非法流出去。
這新機制,從礦場挖出來到產品運出去,全程數字化追溯。運礦的車有GPS盯著,稀土物流有電子碼跟著,出口企業還得按月報備產品去了哪兒。
目的就一個:把所有可能偷跑的道兒都給堵死。管控的重點,是軍工、新能源這些高科技產業離不開的稀土。
這一招,算是打到美國的七寸了。全球大概60%的稀土產量,還有高達92%的精煉供應,都攥在中國手里。五角大樓曾出過報告,顯示美軍的導彈制導系統、新能源戰車,對中國稀土的依賴,高達90%。
從F-35戰斗機那些精密的零件,到特斯拉電動車的馬達,再到那些呼呼轉的風力發電機,這些被美國看成國家命脈、未來飯碗的關鍵產業,哪個能繞開中國的稀土?
可以說,中國是捏著這些產業“工業維生素”的閥門。中信證券算過一筆賬,要是稀土斷供個半年,美國軍工產能可能得縮水四分之一,特斯拉這些新能源車企的成本,搞不好得往上漲四成。
彭博社早前曾爆料,美國一度想用降低60%關稅作為誘餌,換取中國在稀土出口政策上的放松。但中國這次直接將管控從過去的“出口許可”升級到“全鏈條監管”,顯然早已識破了美國的意圖。
此外,工信部還推出了“稀土+循環經濟”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將廢舊電機等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率提高到40%,使之成為“城市礦山”。這一舉措不僅是為了應對外部壓力,更是為了積累可持續的戰略資源。
這么看下來,當初日內瓦那會談桌上的握手,更像是新一輪掰手腕的開場哨。美國那邊是想用關稅、技術、輿論三重壓力,逼著中國在半導體市場開放、稀土定價權這些問題上退步。
中國這邊就拿稀土當支點反擊,同時還忙著建“去美元化”的結算體系。摩根大通已經放風了,說這90天要是談崩了,全球供應鏈恐怕要繼2018年貿易戰和2020年疫情之后,迎來“第三次大斷裂”。
事實上,中美較量的勝負手早已不在談判桌上。
當中國把稀土管制和“一帶一路”深度捆綁,當人民幣結算在東盟貿易中占比突破7%,當全球128個國家等著中吉烏鐵路貫通歐亞腹地,美國那套19世紀的霸權劇本早就該扔進歷史垃圾桶了。
這場博弈最諷刺的結局可能是:特朗普絞盡腦汁出的三道威脅,反倒成了中國向世界展示戰略定力的最佳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